7月31日,由華夏酒報社、中國酒業新聞網主辦,北京華都酒業聯合主辦的“JIANG理性發展進行到底”醬酒理性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研究院執行院長歐陽劍主持下,著名白酒專家、吉林省釀酒協會白酒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武舉,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院長吳天祥,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北京釀酒協會秘書長傅長龍就“醬酒產區的協同發展”展開圓桌對話。
01、全國開花,醬酒產業呈現全新生態
在醬酒的多元發展過程中,全國各個醬酒產區的發展現狀和產業生態究竟是什么樣的?
張武舉表示,總的來看,東北的醬酒發展不平衡。但東北三省有1億人口,醬酒銷售額可觀。醬酒的消費人群還是集中在大企業,僅長春就有兩個超大型企業,共計有5萬名職工,人均月收入在1.5萬元左右。
“在茅臺酒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北京華都是很有競爭實力的。北京有著首都高地優勢,如果北京的醬酒企業把產品做好,那么在長春這兩個超大型企業銷售是不成問題的。”張武舉說。
吳天祥則講解了貴州醬酒產區如何在茅臺酒引領下,幾十年如一日地發展醬酒。
第一,2012年初國發2號文件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推動貴州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在這個基礎上,政府對醬酒產區有很多政策、資金的傾斜;
第二,貴州醬酒企業都做了長遠的規劃,無論是產能方面還是市場方面;
第三,貴州醬酒產區非常重視工藝的堅持和發展。
“北方醬酒要發展,首先要堅持和創新醬香型白酒的幾個核心技術,例如做好高溫制曲工作、做好糯高粱基地建設、堅守醬香型白酒工藝的要求,重視基酒的陳儲等。”吳天祥對北方醬酒的釀造技術提出了相關要求。
“醬酒熱彰顯了醬香型白酒酒體的真實表達和消費者體驗消費的舒適感受。要把品質當作醬酒的核心和生命,把資本當作支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釀造一瓶好的醬香型白酒。”吳天祥總結說。
“目前,除了貴州以外,山東擁有全國最大的醬香型白酒生產集群。”薛劍銳對山東醬酒產區的現狀進行了介紹。
山東省是全國白酒消費第一大省,有1億人口。過去,山東人喜歡傳統的濃香型白酒(尤其是低度濃香),占山東白酒消費總量的85%以上;醬香型白酒只占5%多一點;還有10%左右的人喝清香型白酒。
所以,山東過去有20多家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因為消費不暢停工、停產,堅持下來的企業有“齊魯六醬”,還有楊湖等規模較小的醬香型白酒企業。山東醬酒企業歷史都很長,但目前其發展都不是很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齊魯六醬”。
醬香熱之后,山東成為全國最熱的醬酒市場之一。很多人從過去消費濃香型白酒轉向消費醬香型白酒,且轉移速度非?,尤其是山東省的高端消費群體。目前,山東市場上,醬香型白酒銷量很大。
山東消費者認可貴州的醬香型白酒,認可大品牌的醬香白酒。除了茅臺酒和茅臺系列酒以外,國臺、金沙、郎酒、珍酒等知名的醬香型白酒在山東一年銷售總額超過40億。而山東醬香型白酒的總體銷售額在7億元~8億元,品牌是山東白酒最大的短板,畢竟因為歷史原因,山東沒有國家名酒。
“隨著醬香熱的發展,山東醬香白酒需求目前在100億元左右,將來要達到200億元。所以,對中國醬香型白酒、山東醬香型白酒的未來發展,我有信心。”薛劍銳說道。
傅長龍介紹了北京的市場狀況:“在傳統觀念影響下,北京消費醬酒的意識很深,嚴控‘三公消費’后,還有個人的消費支撐,這點也是北京醬酒發展的良好基礎,北方醬酒大有可為。”
傅長龍對華都醬酒的發展速度表達了贊賞:最近3~4年,北京醬酒發展飛速。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朱華接手的時候,公司只有1000多萬元的銷售額,現在達到了幾億元,明年有可能沖擊十個億。
傅長龍表示,北京醬酒要發展,就要做好品質、做大品牌。
02、助力地方,醬酒產業功不可沒
那么,醬酒產業的發展又會給當地的產業鏈以及地方發展帶來哪些益處?
張武舉從技術的角度進行了闡述:“東北非常歡迎醬酒品類的發展,所以在研究醬香的工作上也正在投入。東北有決心把好的技術應用到醬酒,比如高溫制曲、高溫發酵等。”
吳天祥從五個方面講述了貴州醬酒產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
第一,促進了當地糯高粱基地建設,促進了農戶的增收;
第二,促進了就業,釀酒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釀造到包裝、營銷都需要大量人力;
第三,促進了人才的培養,貴州大學、貴州理工學院、茅臺學院、貴州食品工程學院都設置釀酒技術專業,促進了技術的創新;
第四,促進了釀酒包材產業的發展,也促進招商引資,茅臺產區的發展促進了整個赤水產區的發展。
第五,促進酒旅融合、文旅融合,促進當地各個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薛劍銳則分析了醬香型白酒對提升魯酒價值的作用。山東省雖然沒有國家名酒,但是有非常多的好酒,包括醬香型、濃香型、芝麻香型白酒。過去,山東酒以低檔酒為主,比如山東蘭陵酒廠曾經一年產量10萬噸,其中低檔酒占9.8萬噸。山東中端以上的酒、高端酒近些年得到較大的發展。尤其是醬香型白酒,經過多年的改進,多年向茅臺酒廠學習,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雖然山東白酒產量巨大,但山東白酒產業占全省GDP不到1%。”薛劍銳表示,這是下一步需要改進的。
傅長龍從三方面講解了北京醬酒發展對北京地區的助益:
從對酒業的影響來看,北京酒企主要生產清香型二鍋頭,北京二鍋頭知名度很高。而北京華都醬酒從低產到高產的發展,是對北京酒種的有力補充,有助于北京酒在全國打開品牌知名度。
從對市民消費的影響來看,茅臺是有相當經濟基礎的人才能喝得起的,而華都讓普通北京市民也能喝上茅臺親傳、北京生產、有北京特點的好醬酒。
從對當地經濟的影響來看,華都的發展對昌平地區的職工就業有拉動作用。將來要開展高粱種植,也會對北京昌平地區的農民增產增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四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專家,既有技術權威、教學機構,也有來自市場的管理專家。通過此次對話,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野了解了醬酒產區的協同發展,看到醬酒產業將在理性、健康的道路上長期高質量發展。(原標題:專家聚首論道,醬酒下一步的路要這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