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教授形象地比喻說:“中國酒倉”其實就是個現代化、信息化、金融化、市場化的“大當鋪”,具有倉儲和金融兩大主要功能。
一是通過原材料質量溯源體系,實施嚴格的源頭質量管控,實現原材料采購標準化;二是通過多糧濃香型固態發酵的全覆蓋,實現釀酒工藝的標準化;三是全過程質量監控,實現收儲質量的標準化;四是細分市場,酒類分級,實現定制酒的標準化;五是專業團隊“一站式”對接,實現服務體系的標準化;六是統一運營、統一營銷、統一維護,實現品牌的標準化;七是銀企合作,推動倉單質押標準化;八是建設大數據中心,聯合四川酒交所平臺,實現白酒線上產品標準化。
金融為用 打造白酒金融示范中心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表示,自2015年開始,中國白酒產業就已經呈現出產業轉型升級、結構深度優化、質量顯著提升、經濟增長趨緩的態勢。隨著以五糧液、茅臺為代表的龍頭酒企,2015年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市場回暖趨勢已初現端倪。
宜賓臨港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曹陽介紹說:“中國酒倉”項目通過平臺優勢和實體優勢,以標準化倉單的運作為切入點,建立平臺交易酒體系,創新實現酒業資源資本化、酒業資產資本化、酒業知識產權資本化、酒業未來價值資本化的全新產業金融道路。建成后的“中國酒倉”將創新整合宜賓酒類資源,推動白酒產業生態圈價值重塑,將宜賓打造成為全球白酒金融示范中心。
背景材料: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戰略構想,港榮公司結合宜賓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白酒資源優勢,從供給端出發圍繞做強做精白酒產業鏈,策劃發起宜賓酒融倉項目,以破解中小型酒企融資困境、原酒附加值低、五糧液一枝獨秀的產業格局,促進宜賓酒業轉型升級,持續鞏固宜賓白酒的行業龍頭地位。
2015年12月18日,四川港榮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宜賓市酒類協會、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創新突破、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將交易所金融創新優勢、行業協會企業資源優勢、銀行資金優勢與臨港開發區產業發展相結合,成立宜賓酒融倉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宜賓酒類金融倉儲項目,在“中國白酒金三角”率先以創新酒類金融服務為基礎,打造中國白酒全產業鏈創新整合平臺,加快推動宜賓酒業生產發展集群化、品牌化,共同促進酒企、金融機構創新升級和臨港開發區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