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一箱產于1974年的茅臺酒以1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903萬元)的價格成交,這箱茅臺一共24瓶,單瓶茅臺的成交價接近38萬元,引起業內外對陳年老酒市場的廣泛關注。
在酒水細分市場當中,陳年老酒市場一直令人矚目,且發展穩健。隨著高端消費人群對老酒的認知增強、全面囤酒意識的覺醒,老酒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比如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白酒消費人群消費意識的覺醒以及老酒收藏、金融等屬性的不斷提升。
雖然陳年老酒交易市場前景不錯,但在當下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一是陳年老酒行業的貨源問題。老酒行業的上游供給目前并不是廠家,而是依賴于民間回收,質量參差不齊是老酒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另外,大量依賴于民間回收的陳年老酒交易,造成了老酒市場貨源的不穩定性,同時也會產生食品安全及稅收問題;
二是陳年老酒的行業標準難題。目前,陳年老酒沒有完善的、行業認可的、統一的產品標準,這種標準包括老酒的真偽鑒定,細分到飲用、收藏、投資都缺乏明確的行業指導。因為沒有標準,使得交易中產生的爭議難以解決,并且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三是陳年老酒流通市場問題。當前陳年老酒的市場流通門檻較低,交易散亂,價格無標準,而且除了茅臺產品外,并沒有形成穩定的市場營銷模式。具體體現在零售環節就是缺乏專業化的交易場所,不能保證貨源的穩定性以及產品的質量,大大制約了陳年老酒行業的發展。
當下,陳年老酒行業存在著若干急需解決的難題,因此需要在以下方面推動老酒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第一,陳年老酒的交易應該專業化、品質化、品牌化。如同新酒的流通渠道一樣,陳年老酒的市場交易將從現在的散亂狀態,逐漸向專業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專業化是產品采銷、服務的保證,品質化是消費者放心購買的保證,品牌化是專業化、品質化的結果,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實現了這三點,陳年老酒的市場交易才會進入規范化發展階段;
第二,未來,酒廠應該介入陳年老酒的供應、流通環節。酒廠是陳年老酒唯一具有權威性的源頭,所以應該充分介入到陳年老酒交易的多個環節當中。建議酒廠尤其是名酒廠,應該每年留存一部分瓶儲酒,限定五年后投放市場,投放的方式是按照一定配比配給對應的品牌專賣店、經銷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當前存在的貨源問題與鑒定難題,并增加酒廠的利潤率;
第三,行業協會應盡快建立相關標準。困擾陳年老酒行業發展的還有交易、收藏、金融屬性等問題,行業協會應該聯合各大酒廠,就目前市場鑒定、流通建立起統一的指導標準,給出具有可操作性、能落地執行的行業發展意見,規范陳年老酒市場交易,保護廠家、銷售渠道以及消費者權益;
第四,行業媒體應該積極發揮輿論引導作用。行業媒體應該高度關注陳年老酒市場的發展,普及陳年老酒文化知識,建立權威性的陳年老酒知識庫,搜集、整理、完善陳年老酒發展的歷史脈絡,加強消費者消費意識的培養,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喝得放心。
目前,陳年老酒市場的發展正處于積極的上升階段,只有社會各個方面積極參與、促進行業的發展,才能使得陳年老酒進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原標題:制度為基,老酒收藏才能走上規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