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業內頻頻曝出維維股份欲打包出售旗下枝江酒業、貴州醇酒業兩家酒廠,且已有會稽山、川發展等公司就收購事宜與維維股份接觸的消息被曝出。7月5日,貴州醇酒業內部工作人員回應稱,維維股份剝離貴州醇酒業的消息屬于謠言,新任董事長和總經理已經上任,正在籌劃新的思路。
據上述人士表示,目前貴州醇酒業新上任董事長為之前業內所傳的枝江酒業新任總裁張春雷;而總經理一職則由原貴州醇酒業市場總監擔任。同時另有內部人事間接證實這一說法,表示貴州醇酒業現董事長由維維股份調任,總經理為貴州醇酒業內部在職人員。
貴州醇酒業今年以來憑借管理高層83天快閃、產品價格暴漲暴跌等事件成為行業輿論熱點。據了解,今年4月,原雙溝酒業總經理、洋河副總經理李風云接任貴州醇酒業董事長后,以“回歸產品價值”為目的,操刀產品價格升級。4月15日,貴州醇經典裝35度貴州醇(1×12瓶)的經銷商開票價由原來的17元/瓶,調整為230元/瓶;市場零售建議價由原來的35元/瓶,調整為280元/瓶。5月2日,貴州醇酒業再次將貴州醇大品醬香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880元調減到368元、小窖原漿(1公斤裝醬香)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680元調減到328元、貴州精神市場零售價每500ml由620元調減到278元。
超十倍的漲價方式,讓貴州醇在行業里的曝光度迅速提升。而李風云卻在上任不到3個月后迅速辭職。有消息指出,李風云辭職原因為維維股份不能兌現曾經許諾的條件:該集團不出售貴州醇酒業,且貴州醇五年后謀求獨立上市;維維股份放棄控股甚至第一股東位置,管理層持有不低于1/3的股權;維維股份容許貴州醇酒業虧損三年,即在2020年時,貴州醇酒業需扭虧為盈。
業內人士表示,貴州醇酒業不到3個月間出現核心管理高層團隊集體更替,對該企業的內部建設、市場運營以及經銷商信心形成一定打擊,不僅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對品牌影響力造成損耗。
據了解,維維股份2012年出資3.57億元收購貴州醇酒廠,2013年,時任貴州醇酒業副總經理的侯先圣曾表示,貴州醇酒業2013年的銷售目標是2億元,2014年是3億元,2015年達到5億元。但事與愿違,連續五年業績虧損使貴州醇酒業成為維維股份的經濟包袱。據維維股份年報數據顯示,貴州醇酒業2016年營業收入6606萬元,凈利潤為-4907萬元,2015年營業收入7244萬元,凈利潤為-4920萬元;2014年營業收入1.02億元,凈利潤為-5681.85萬元;2013年營業收入8669.81萬元,凈利潤為-8822.39萬元;2012年營業收入1353.76萬元,凈利潤為-129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