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019夏季達沃斯年會上,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提到,中美摩擦給了中國企業最好的教育和警醒,中國企業過去心目中的英雄或許是地產商和首富,今天該任正非了。
的確,中美貿易戰中,華為一再給世界帶來驚喜,也讓我們第一次領略到中國科技創新的迅速崛起,給全球帶來的強大震撼力。但當國人為貿易戰擔憂時,任正非卻在憂心的是人才培養,他說“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
全球酒業也已步入新周期,不少酒企在全力沖刺新未來和尋求新動力,人才當然也是核心動力,所以從半年間酒業高管的頻繁變動中不難看出,新的競爭格局下,著眼長遠未來的酒企越來越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新使命 換血迎新生
新周期需要完成新使命,通過“增血”、“換血”來增添新動力、新增長極,在商界其實也算慣常操作。
1月4日晚間,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通過提名蔣文格為董事候選人的議案。公告同時披露,蔣文格已于2018年12月履新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事,五糧液股份公司黨委委員。有業界評論,1966年的蔣文格,研究生學歷,雖然是“省屬空降兵”,但從履歷上看其以往的從政生涯,均與經濟工作緊密相關,可謂是難得的經濟能手,相當于為五糧液沖千億再添一員大將,此舉離不開政府關懷。
1月25日,一直在謀求上市的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也突發人事變動。新三板上市公司紅旗民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正出任陜西西鳳集團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1967年12月的張正,雖然之前無酒行業背景,但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也是經濟師,從基層一路升至高層,管理經驗豐富,曾任陜西省紅旗化工廠廠長助理、副廠長、廠長;紅旗有限總經理、董事長;自2005年1月開始擔任陜西紅旗民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有了上市公司高管加持的西鳳酒,離上市愿景應該是更近了一步。
無巧不成書,同一天,郎酒股份公司發布人事公告,任命汪博煒為公司副董事長,不再擔任董事長助理及董事會秘書,分管審計監察部;劉毅兼任公司副董事長;黃樂帥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分管董事會辦公室,可謂是相當年輕有活力的團隊。
5月6日,四川郎酒股份公司再發布人事任免通知,陳建偉兼任青花郎事業部總經理;胡紅轉任郎酒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剛任郎酒廠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二郎基地總經理;汪健任郎酒廠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瀘州基地總經理。
業界認為,在郎酒上市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名酒集體提速的大背景下,人事調動一方面能夠保證郎酒既定戰略的有序進行與順利完成,同時也明顯加強了年輕團隊的梯隊建設,應該是在為郎酒近年來品質戰略和下一步營銷變革與發展儲備人才,為中長期戰略做鋪墊。也有人認為郎酒有上市方面的考量,才對高管重新布局匹配IPO。
謀前瞻 變革增后勁
所謂“變則通,通則變”,人才隊伍調整后,新的思維火花才更易被碰撞出來,所以“換血”也是在換思維。
1月2日晚間,嘉士伯整合重啤再換帥謀變中國市場。履新的董事長是從2012年至今一直擔任嘉士伯亞洲財務副總裁一職的羅磊。1月23日,重慶啤酒新任澳大利亞籍亞裔董事長羅磊首次亮相重啤股東大會,并在會上表示,重慶啤酒的戰略已經清晰制定,高端化策略、成本控制等會繼續加強。
5月10日晚,水井坊發布人事變動公告,范祥福將辭去總經理,由危永標接任,會議還選舉Chu ChunHo(朱鎮豪)任公司副董事長。
其中,52歲的危永標,不僅是香港大學理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也歷任保樂力加(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保樂力加(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保樂力加(亞洲)有限公司行政副總裁。在“轉戰”酒業之前,他在2000年就被任命為寶潔大中華區個人清潔用品事業部行銷總監,所以他既有多年快銷品實戰經驗,在烈酒行業也有深厚的操盤功底。
而朱鎮豪此前已是水井坊的董事,還兼任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所以此次核心管理層充實人員,有觀察人士分析,應是體現了大股東帝亞吉歐方面對范祥福所領導下的水井坊的肯定,因此繼續加碼快速增長的水井坊。
從今年2月起對營銷系統、產品體系等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的五糧液,6月12日也再出新舉措——將原宜賓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原宜賓五糧醇品牌營銷有限公司、原宜賓五糧特頭曲品牌營銷有限公司整合為一家公司,統籌管理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由五糧液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鄒濤兼任整合后的五糧液系列酒公司董事長,頓時市場信心倍增。
隨后,因管理變革調整人事架構的是中糧酒業,6月21日,中糧酒業對進口酒、白酒、黃酒等多個板塊均進行了調整:中糧酒業副總經理、中糧長城酒業總經理李士祎將不再分管進口酒板塊;中糧名莊薈總經理一職將由原中糧酒業黃酒事業部總經理焦國強接任;中糧酒業黃酒事業部總經理將由原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酒鬼酒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明接任。
有行業專家分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的混改一直都在推進,對酒類板塊的日漸重視也可見一斑。
緊接著,7月2日,為進一步優化管理體系,厘清治理體系的職權邊界的白酒龍頭茅臺,也對集團和股份公司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和充實:李靜仁升任茅臺集團總經理,并代行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責;作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制曲系統的分管領導的萬波也由貴州茅臺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升任為茅臺集團副總經理;原貴州銀行行長助理劉剛調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
而一個多月前,茅臺集團領導班子就有過一次調整,其中:原貴州七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大能調任茅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原貴州省高院民二庭庭長段建樺調任茅臺黨委委員、總法律顧問。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0月李靜仁履新茅臺時,到場宣布任命的貴州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陳亮貴就曾表態:“這次交流李靜仁同志到茅臺任職,是對茅臺集團班子力量的進一步充實”。
對此,業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55歲的李靜仁是從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一職被調到茅臺集團,沒有任何酒業背景,也有人發現作為擁有豐富的財務、扶貧、搬遷等經驗的高管,李靜仁對于茅臺正在推行的各項變革和道真扶貧工作都有關鍵意義。
李保芳在此前評價茅臺高層平均年齡50歲時就曾表示:“正是顯謀略、促發展的黃金年齡”。
其實悉數數來,半年間“換血”的還有富邑集團、舍得酒業等,共計10家左右酒企。
的確,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所以人才團隊的更新與打造,只有與企業甚至行業的長遠發展目標相契合,才能迎接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