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由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流域的有關決定和條例將同步實施。這是全國首個跨省區的流域共同立法。
從曾經的“分河而治”到今天的“共同立法”,這是一個里程碑時刻。赤水河奔流三省512公里,是一條實至名歸的“美酒河”,沿岸布滿醬酒企業,產能總和達到行業90%以上,壟斷高端醬酒品牌。隨著“醬酒熱”的持續洶涌,寸土寸金的赤水河谷重要性與日俱增,正是資本追逐的焦點,顯然也喚醒了相關主體對其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
生產高品質醬酒的赤水河谷,史無前例進入三省聯手保護的“一盤棋時代”。醬酒得以從全流域的戰略視角出發,聚焦上下游、左右岸的產業布局,有助增強流域內醬酒企業的關聯性,以及拉升赤水河谷醬酒產區的整體性。
以前所未有的系統觀念和法治思維推進赤水河流域保護,更是醬酒的一個發展節點。被譽為“醬酒黃金帶”的赤水河谷,在“一盤棋”的新格局中,有望通過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進一步以縮小上下游發展差距、打破左右兩岸不均衡布局、構建赤水河醬酒生態承載的天花板。
01、龐大而失衡
赤水河因雨季來臨,兩岸泥沙匯入呈赤紅色而得名,更以“四渡赤水”而名聲大噪。鮮明的“變色”個性,自帶經典戰役IP,讓它的記憶點十足。
赤水河從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赤水源鎮銀廠村發源,一路穿越深山峽谷,向東流經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到達遵義仁懷茅臺鎮。在這里,赤水河猛然掉頭向北,經貴州習水鎮、土城鎮,進入四川古藺二郎鎮,最后在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
赤水河是醬香酒的命脈和根基,其獨特的生態資源哺育茅臺、習酒、郎酒、國臺、金沙、釣魚臺、安酒等數千家醬酒企業,致使目前醬香酒生產主要集中在赤水河流域。以赤水河生態決定的醬酒風味,幾乎壟斷了醬香型白酒的所有話語權。
醬酒價格不菲,讓赤水河流域成為一條貨真價實的“黃金酒谷”。2019年,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產能達到47萬千升,占全國醬酒產能的85%,實現營收約1244億元,占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已經形成了典型的產業集群。
經過醬酒熱的持續發酵和產能的新一輪擴張,預計目前赤水河谷的醬酒產能超過50萬噸,營收超過1300億元,其產銷兩大數據在醬酒行業占據絕對地位,形成了醬香白酒和貴州白酒看“赤水河谷”的產業奇觀。
不過,從“上帝視角”看產值龐大的赤水河谷醬酒產業,其分布并不均衡。茅臺鎮到二郎鎮的60公里是醬酒的主體力量,茅臺、習酒、郎酒、國臺、金沙、貴州安酒、釣魚臺等均位于與此。其中,中游的遵義、仁懷、茅臺鎮又是最核心,下游集聚習水、古藺、土城又次之,上游的金沙產區再次之。赤水河云南境的源點地區(鎮雄),其醬酒產業幾乎空白,實力最弱。
再看赤水河左右兩岸,右岸為貴州白酒,集聚了最多的頭部醬酒力量,茅臺、習酒、國臺、金沙等之外,洋河、勁牌、環球佳釀等種子選手也在右岸布局。
左岸以四川醬酒和郎酒為主,較右岸實力不如,但并不意味價值小。今年,高端醬酒青花郎的戰略定位從“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過渡到了“赤水河左岸 莊園醬酒”。率先喊出“左岸”的郎酒,不但為赤水河左岸正名,其主打的左岸“莊園醬酒”特色,大有與右岸差異化競爭的味道。
02、上中下游集體發力,左右岸共同進擊
毗鄰赤水河而發展一流的醬酒企業,幾乎是資本第一時間冒出的答案。隨著“醬酒熱”的全國鼎沸,赤水河谷正被不斷涌入的資本盯上。
在實力和規模最強的赤水河谷中游,醬酒投資繼續加碼。仁懷市“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增規模企業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到2025年,醬香酒產量力爭達到50萬千升,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
在仁懷產區,無論“領軍者”茅臺,還是“跨界者”國臺等均在提產。茅臺公司去年新增茅臺酒基酒設計產能4032噸,新增系列酒基酒產能4015噸。今年6月30日,3萬噸的茅臺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將全面完成,至此形成5.6萬噸的茅臺醬香系列酒產能。
勁風猛吹之下,業外資本正在中游產區下重注。今年,鄧鴻旗下的環球佳釀集團聯手孫宏斌的融創中國在茅臺鎮核心產區投資100億,四年規劃打造3萬噸的醬酒基地,規劃年產萬噸的一期工程計劃在一年內完工。
在赤水河中游的左岸,與茅臺鎮隔水而望的四川茅溪鎮,在政策的支持下計劃建立一個龐然大物。去年,瀘州市政府宣布將投資200億打造古藺縣茅溪鎮醬酒園區,一個“比肩”茅臺鎮的醬酒新產區正在浮出水面。
中游熱度延續,下游也在迎頭趕上。無論習水產區還是隔河而望的古藺產區,經過長時間的厚積薄發,其醬酒產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右岸的習水產區產能規模達到10萬噸,總產值超過133億元,“十四五”末將推進產能至25萬千升,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億、白酒銷售收入300億、稅收100億。
左岸的古藺產區存在感也很強。聚沙成塔之下,左岸不但坐擁郎酒、潭酒等川派醬酒企業,并且也在大規模提產,郎酒的吳家溝生態釀酒區已經啟建。8年全面投產后,郎酒將新增制曲產能6萬噸,總產能將提升到5萬噸。
上游的醬酒力量同樣在蓄積。金沙酒業今年旗幟鮮明提出“來自赤水河上游”的品牌定位。圍繞赤水河上游做品牌定位的金沙,不但拉高了金沙品牌的天花板,也憑借獨一無二的上游優勢,強化消費者對金沙產區價值認知。
赤水河源點的云南鎮雄,目前空白但也要上馬醬酒產業。今年5月,云南省投資促進局領頭的政府部門、白酒專家和企業組成的團隊,考察了赤水河源頭,擬在此打造首個云南省政府牽頭的高原醬香型白酒產業園區。
醬酒大熱之下,赤水河的源點、上中下游、左右沿岸,都在跟著沸騰起來。
03、擴張背后的生態危機怎么破?
是赤水河成就醬酒?還是醬酒造就赤水河?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醬酒產業普遍形成了“赤水河谷產優質醬酒”的價值認知。
許多故事已經說明,一旦人們形成某種共同認知,它是很有價值的。一如葡萄酒追求波爾多產區,赤水河谷因為出色品質和高端價值,成功引發醬酒愛好者追隨。
醬酒熱下,資本依托“深入人心”的赤水河投資醬酒,迎合了市場對稀缺優質醬酒的需求。反過來,醬酒產業提速,赤水河谷全流域的價值內涵也得以全新挖掘和重新闡述。
目前,赤水河沿岸,無論上中下游,還是左右兩岸都在掀起新一輪的醬酒產能擴張期,權圖醬酒工作室預計未來數年將新增20萬噸產能。
這20萬噸醬酒,將進一步平衡赤水河谷的醬酒產業產能布局。在產業集中的大趨勢下,將從競爭和共振的角度,再度強化消費者的赤水河谷認知。
這不僅是醬酒未來發展的根基和導向,更是醬酒“三分天下”的戰略抉擇。但赤水河也是有天花板的,作為高端醬酒的最核心基地,赤水河谷流價值不斷被肯定,同時也讓赤水河流域的生態承載力逐步觸及天花板。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早有警示: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赤水河沿岸的生態容量總有一個“天花板”,盡管醬酒板塊持續升溫,醬酒企業在規劃與布局時,仍要充分考慮這片區域的環境與自然壓力。
往嚴重方面聯想,外界資本的追逐,業內醬酒的布局,如不考慮擴張節奏和發展方式,很可能會達到赤水河生態上限,對產業形成負面影響。
此時,三省聯手共同立法保護赤水河生態,打造“一盤棋時代”的價值得到體現。當前火熱的醬酒市場趨勢,把赤水河谷推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流域相關主體凝聚生態保護共識,構建赤水河谷的醬酒天花板,既著眼于產業規模擴大,更錨定產業長期保障,這才是醬酒核心產區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原標題:赤水河進入“一盤棋時代”,為醬酒帶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