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的啤酒行業發展現狀處于整體業績下滑的局面,就連國內的4大品牌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都相繼出現了幅度不一的業績下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外資啤酒品牌出現了更加嚴重的創傷,比如喜力、朝日、麒麟等等,其中相對比較知名的品牌是子彈頭啤酒,然而卻在近日透露消息說,該公司中國區的運營人員大部分被裁,架構調整將在12月31日前完成。
目前國內啤酒出現負增長,在華耕耘多年的外資啤酒品牌也出現疲態。專家表示,這樣的現狀是由于國內啤酒的營銷方式不同于國外導致的。
品牌沒優勢,底盤是關鍵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外,啤酒的渠道在夜場較多,然而在國內,則主要在餐飲店,可以看到,百威、嘉士伯也是在夜場領域比較強。
縱觀國內啤酒的發展歷程,能夠走到今天,不是單純的品牌名譽解決的,而是在國內市場上占據的區域勢力。所以外資品牌即使品牌很強,在國內也不算是很大的優勢,國內是有地盤才有品牌,首先是建立壟斷的區域,形成基地市場,再擴張,形成自己的品牌,但國外的渠道、終端都比較成熟,他們在中國很難找到自己優勢的區域,所以也難以落地生根。
另謀出路
專家表示,一些國外知名的啤酒品牌想要在國內市場中分得一瓢羹,就需要一些個性化的創新,才有可能會有出路。
隨著雙節的來臨,天津市即將舉辦一場2015光合谷美食啤酒音樂嘉年華來刺激人們對啤酒的消費,這持續12天之久的嘉年華中,參與其中的有眾多的國外知名品牌,有德國啤酒、韓國hite啤酒、捷克皇家啤酒、麒麟啤酒等。
國內啤酒行業整體出現24年來的首次下滑,達到了啤酒行業的瓶頸期。只要啤酒企業們及時的進行結構的調整,很快會恢復原來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