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領域,貴州茅臺(1145.00 -0.34%,診股)市場表現依然火爆,產品及股價皆量價齊升。進一步來看,白酒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面,行業結束了前兩年的高歌猛進,整體增速有所放緩。
其中,貴州茅臺2019中報營收突破400億元,凈利潤逼近200億元,兩項數據同比大增;而洋河股份(106.15 +0.48%,診股)、青青稞酒(11.87 -1.08%,診股)等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面對茅臺的凌厲攻勢,作為中國白酒主要產區,四川本地高端白酒自然不甘落后,紛紛推出各自的戰略布局。
近日,由證券時報·e公司攜手中國基金報·機會寶聯合組織機構調研活動,一同走進五糧液(134.92 -0.47%,診股)、水井坊(47.25 +1.50%,診股)、瀘州老窖(88.70 -1.66%,診股)等四川高端白酒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五糧液近期已完成對上市公司董事長調整,2019年500億元銷售收入目標無壓力;瀘州老窖力求良性快速增長,發展高于行業平均值,高端產品欲迅速搶占市場;水井坊愿景則是成為中國最可信賴、成長最快的高端白酒品牌。有一點需要指出,四川高端白酒代表企業普遍認為,市場將茅臺作為一種金融屬性來炒作是不正常的,金融屬性太重不一定是好事。
五糧液:高管正常調整、一批價1000元左右
近年來,白酒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作為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在高管團隊的努力下經營業績屢創新高。
2017年~2018年,五糧液股份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01.87億元、400.3億元,同比增長率則為22.99%和32.61%;實現凈利潤則為96.74億元、133.8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2.58%和38.36%。2019上半年,五糧液完成營業收入271.51億元,同比增長26.75%,實現凈利潤93.36億元,同比增長31.3%。
在交流會上,五糧液董辦主任肖祥發表示,五糧液現在不停在追趕,學習其他公司做的好的方面。實際上,五糧液早已意識到在行業內和同行比起來很多地方有所落后,五糧液以集團董事長李曙光為代表的新領導班子上任后,對各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高端白酒的這輪景氣復蘇,五糧液認為能夠持續7~8年時間。
肖祥發進一步指出,五糧液的改革體現在四個方面:即生產、營銷、體制機制、激勵。在2018年,五糧液已對分管生產的領導調整,人員薪酬和工藝調整,激勵機制也做出相應的改進和改革。如今,五糧液橫向總部職能化,縱向扁平化,橫向縱向信息及時傳遞到總部,進行動態調整。近期,五糧液高管層進行正常調整,劉中國董事長已經64歲了,到了退休年齡;曾從欽來自宜賓翠屏區政府,對五糧液情況比較了解,未來班子會不停優化。
在營銷方面,以前五糧液粗放式營銷,現在轉型為精細化、數字化,向終端轉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7年,五糧液對所有職能、營銷體制機制進行數字化改革,現在公司每天能夠實時掌握產品渠道每個環節、庫存、銷量情況。
其次,五糧液營銷已經將信息系統拓展到終端店,8月底5萬3千家終端基本都配備。此前,五糧液全國有7大營銷中心,現在將全國33個省市劃分為21個營銷戰區,下設60個營銷機構。另外,2018年五糧液營銷人員超過400人,現在營銷團隊800-900人,目標1000人。此外,五糧液績效掛鉤進一步優化,把銷售銷量完成情況與年底績效充分掛鉤,充分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員工收入增長接近20%。
長期以來,五糧液系列酒面臨的問題在于品類太多且與主品牌包裝類似,產品遠看像五糧液,近看是系列酒,對主品牌的損害很大。關于旗下系列酒問題,2019年以來,五糧液已經下架了49個品牌129個產品,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五糧液原有三個系列酒營銷公司(五糧液系列酒品牌營銷公司、五糧液特頭曲公司、五糧醇營銷公司)存在一定的內部競爭。今年7月,五糧液對三個營銷子公司進行整合,三個營銷子公司合并為一個子公司,以減少內耗增加效率。9月份,五糧液原計劃完成總部各職能部門改革,優化以適應市場競爭。
肖祥發表示,五糧液集團制定的戰略規劃為:做強酒類;做大平臺;做優多元。其中,做強酒類就是把五糧液股份公司做好,這是五糧液集團增長核心動力。2019年,五糧液集團銷售收入目標1080億元,其中五糧液股份公司占一半,集團制定的目標完成概率較大。對上市公司來講,今年五糧液銷售收入目標為500億元,上半年已完成超過270億元。
據悉,2019年,五糧液核心產品“經典五糧液”計劃投放量為2.3萬噸,今年上半年完成70%額度。肖祥發表示,現在“經典五糧液”一批價1000左右,五糧液經銷商實現順價,已有盈利。由于明年春節較早,根據市場情況,五糧液有可能會提前動用2020年計劃(如果市場有需求的話),但具體投放量多少尚不知。
針對市場將茅臺酒大肆炒作的情況,肖祥發認為,白酒的金融屬性是市場行為,但對于企業來說,不是很正常的行為,白酒的批價和股票短期有很大的關聯性。最近有傳聞,北京地區茅臺批價單瓶下降200元/瓶,據猜測市場現有30000噸茅臺庫存,批價下跌會引起恐慌以及股價波動。
瀘州老窖:高端速搶市場、次高端價值回歸
瀘州老窖董秘王洪波認為,現在白酒行業是在快速下滑后恢復性增長,也有消費升級因素在里面。
不過,白酒行業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行業不好的時候瀘州老窖銷售曾下滑60%。彼時,白酒行業出現周期性調整,政府出臺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公司戰略性失誤。加之,瀘州老窖實行多品牌戰略,在消費升級情況下不利于雜、多品牌的成長。
王洪波坦言,瀘州老窖新管理班子上任以來,這是謀求行業恢復增長的背景下,讓瀘州老窖增速能跑多快跑多快,但不敢保證連續25%收入增長。2019年,瀘州老窖要完成160億元的銷售目標,沒什么問題。感覺白酒行業明后年會面臨比較嚴峻的情況,瀘州老窖能做的是保證良性相對快速增長,高于行業平均值。
據瀘州老窖介紹,公司正在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一年新人培訓費用約20-23萬元/人。建立完整的培訓流程,要進行實習輪崗,業務熟悉后再定崗。目前,瀘州老窖總銷售團隊7000-8000人,上市公司體系內大概700多人。
針對品牌營銷規劃,王洪波指出,瀘州老窖營銷從2015年起開始做,組建銷售團隊,銷售體系渠道體系運作比較好。從品牌運作到大單品,整個高中低檔分為國窖1573,中檔窖齡和特曲,低檔頭曲和二曲。
實際上,瀘州老窖品牌宣傳從2015年到現在投入了很多資源,比如封藏大典,G20峰會等贊助。近兩年,瀘州老窖把國窖1573和瀘州老窖品牌一起宣傳,希望通過國窖1573帶動瀘州老窖品牌價值,效果體現較好。一直以來,瀘州老窖特別關注年輕消費群體,2018年推出的香水和最近推出的雪糕,都是為了吸引年輕消費群體關注瀘州老窖,但這并不是作為主業來經營。
瀘州老窖2019年中報披露,報告期內,該上市公司共完成營業收入80.1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64.2億元同比增長24.81%;實現凈利潤27.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9.7億元,同比增長39.8%。
需要指出的是,瀘州老窖在華東和華南市場相對弱勢,在兩地市場占率僅1/10。在王洪波看來,這樣的市占率與瀘州老窖這個全國性品牌不相稱,華東市場對瀘州老窖的認可度高于國窖,近兩年公司在做二者的關聯。
王洪波認為,造成瀘州老窖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弱勢主要和公司渠道體系建設有關,很多地方渠道沒有鋪開。現在,瀘州老窖要精耕終端,提高渠道掌控。同時,瀘州老窖將開展高端品鑒會,給消費者密切接觸,今年僅杭州市就開了5場品鑒會。實際上,近兩年增速最快的也是這兩個區域,未來如果做得好,銷售增長接近20億元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隨著茅臺價格的高企,高端白酒投資屬性在社會蔓延開來。王洪波認為,茅臺酒給社會帶來了太多的金融屬性,金融屬性太重不一定是好事。優質高端白酒供求矛盾一直存在,價格向上走是一個正常趨勢,像茅臺價格過高不是正常行為,但也不希望茅臺價格降的太低。茅臺一直在做去金融屬性,五糧液主要看渠道順價情況,而瀘州老窖仍然會追求國窖1573量和價(有先后順序)的增長。
長期來看,國窖1573價格采取跟隨策略,短期價格操作影響因素較多,要根據市場和需求情況而定。今年初,國窖系列已提價40元/瓶,提價后780元,實際成交價800多一點。
目前,瀘州老窖開瓶率轉化為終端消費比例較高,老窖市場存量比較少。王洪波認為,只要節奏稍微控制,就不會面臨價格上的壓力。明年,瀘州老窖高端產品追求快速搶市場,次高端還是實現價值回歸為主。
水井坊:馬太效應加劇、今年利潤目標增長30%
今年7月下旬,水井坊(600779)新任總經理危永標正式履職后的首份半年報出爐,完成營業收入16.90億元,同比增長26.47%;實現凈利潤3.40億元,同比增長26.97%,營收和凈利潤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在此次交流會中,水井坊董秘田冀東表示,水井坊的愿景就是成為中國最可信賴、成長最快的高端白酒品牌,白酒業務增長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近年來,水井坊持續加強品牌內涵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繼續圍繞“600 年,每一杯都是活著的傳承”品牌定位。與此同時,水井坊針對品牌結構進行優化,銷售毛利得到一定提升。
從2019年中報來看,水井坊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核心產品銷量增長,進而促進其收入和利潤相應增加。談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水井坊表示,從行業內來看,“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馬太效應加劇了行業內、品牌間的兩極分化表現,大型酒企擠壓中小酒企市場份額的擠壓式增長格局愈發明顯。
水井坊2019中報提到,2018 年下半年以來,白酒行業受信貸去杠桿、房地產加強管控以及對外貿易糾紛等因素的影響,結束了前兩年的高歌猛進,增速有所放緩。目前,白酒行業基本面良好,總體仍呈增長趨勢,但前期高速增長的預期將逐漸回歸理性。
田冀東也認為,中國經濟下行有一定壓力,對中國白酒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2019中報白酒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增長,增速有所放緩。白酒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商務和個人消費取代原來的政務消費,強者恒強。目前,白酒次高端板塊競爭越來越激烈,300~600元價格段位行業增長最快的板塊,因此也吸引了600元以上和300元以下板塊的眾多品牌加入競爭。
面對這樣的競爭市場,田冀東指出,為了增加各自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布局未來,各白酒品牌紛紛加大市場費用的投入,用于分銷網絡的拓展和終端門店的建設;水井坊重點瞄準目標客戶群和意見領袖,加強15(5+5+5)大核心市場和門店建設;持續投入人才發展,確保供應鏈穩定可持續發展。在業內,領先的白酒品牌在數字化方面持續加強,此舉可有效提升渠道銷售效率,水井坊也在建立現代化IT數字化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水井坊2019年的經營目標為:力爭收入增長20%,利潤增長30%。前不久,水井坊還披露了最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該計劃設定的股權激勵計劃第一階段的解鎖條件是2019年度、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平均值,不低于對標企業平均水平的110%;第二階段的解鎖條件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平均值,不低于對標企業平均水平的110%。
此次,水井坊股權激勵對標企業為,A股中前10名的白酒行業上市公司,包括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洋河股份(002304)、瀘州老窖(000568)等知名酒企。
四川。毫2020年規模白酒主業收入3500億元
早在2017年,四川省就已發布《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鼓勵川酒積極走出國門。
《意見》提出,到2020年,四川省規模以上白酒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00億元,全省白酒產量在全國的比重穩定在3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占全國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還明確指出,鼓勵白酒行業并購重組,支持重點企業兼并、收購,實現規模擴張。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注意到,上述《意見》還專門針對白酒企業和品牌,制定了相應的培育目標。其中,到2020年力爭培育銷售收入超千億元企業1戶、超300億元企業1戶、超200億元企業1戶、超100億元企業1戶、超50億元企業2戶、超10億元企業10戶。將推動宜賓、瀘州白酒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集中發展區)創新升級,推動邛崍、綿竹、射洪白酒園區建設生態化轉型和提升發展檔次。
《意見》中提到,四川支持白酒“六朵金花”“抱團”發展,擴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帶動二三線品牌企業整體發力,擴大“川酒”品牌美譽度、知名度。具體來看,四川欲將“六朵金花”打造成全國白酒產業強勢領先品牌,這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兩個全國三強品牌,郎酒、劍南春兩個全國十強品牌,沱牌舍得、水井坊兩個全國十五強品牌。
上述《意見》明確提到,鼓勵川酒利用好資本市場和融資工具,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鼓勵白酒行業并購重組,支持重點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兼并、收購四川省內外白酒企業,實現規模擴張。在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方面,加強對兼并、收購企業的指導和管理,支持四川省屬國有企業參與川酒企業培育和組建大集團。
2019年2月,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以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川酒“六朵金花”為創始成員單位的四川名優白酒聯盟正式成立。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將攜手聯盟成員單位提升“川酒”整體形象,發揮“川酒”品質和品牌效應,積極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徑,持續提升川酒核心競爭力。
據資料顯示,2018年川酒實現產量358萬千升,同比增長14%,占全國白酒產量的41%;實現營業收入2372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34.9%;“六朵金花”實現營收近1285億元,占川酒整體的54%;實現利潤284億元,占川酒的83%。
在此背景下,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郎酒IPO也有了實質性進展,2019年8月20日,四川證監局官網正式公布了《郎酒股份輔導備案基本情況表》。針對此次IPO,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做好品質是郎酒上市的唯一目的,希望做一個透明的、開放的郎酒。實際上,郎酒不存在資金問題,看重的是企業的長期、科學發展。
“目前醬香型白酒市場良好形勢首先要感謝茅臺。”汪俊林如是表示,在茅臺的帶領下,醬香白酒已經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喜愛,這得益于醬香白酒迎合消費者升級的好品質。但汪俊林強調,我們不能因此神化他們,只要是做好品質的酒都是好酒。如果不能做好品質,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好酒,那么包括茅臺、郎酒也一定會被消費者拋棄。
對于白酒價格上漲問題,汪俊林反復強調,白酒定價權始終在消費者手中,漲不漲價是企業可以決定的,但買不買單是消費者決定的。茅臺價格那么高,消費者還買不到,這是茅臺的光榮,但卻是其他酒廠的恥辱。如果,更多酒廠都能像茅臺一樣做出極致的品質和品牌,消費者就會有更多的選擇,那樣茅臺也會感受到壓力。
但現實也是殘酷的,白酒企業兩極分化現象也甚為嚴重,凈利潤出現過度集中的跡象。Wind數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A股20余家白酒上市公司共計完成營業收入接近1300億元,合計實現凈利潤超過460億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排名凈利潤前四位,與后面的酒企拉開了明顯的差距,上述公司2019上半年共完成營業收入907億元,合計實現凈利潤接近400億元。
有行業白酒行業人士曾坦言,白酒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如今,酒類行業擴張步伐明顯放緩,白酒產業市場蛋糕呈現萎縮趨勢,酒類企業已進入短兵相接、紅海拼殺的殘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