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的高先生有感于河南醬香酒的氛圍,也想做一款品質和利潤兼得的產品。他千里迢迢來到貴陽參加貴州酒博會,希望能找到合適的產品,他在展會轉了兩天,跟大小企業都聊過,品嘗過無數的醬香酒樣品,帶著一袋沉甸甸的資料離開貴陽。
在為期五天的貴州酒博會上,有很多如高先生這樣的人,追逐著醬香酒的熱潮而來,有的找到目標產品滿意而歸,有的迷失在醬香酒的海洋里,一時找不到方向。
相比起欲入局的經銷商的難以抉擇,仁懷的中小醬香酒企業顯然要坦然淡定得多,“高先生”們的到來讓他們不愁賣酒,但在日益激烈的醬香品牌打造運動中,它們也有自己的擔憂。
酒不愁賣,自有品牌干不過貼牌
過去有人說“醬香熱”的本質是“茅臺熱”,從今年酒博會的情形來看,這股熱潮有向醬香白酒品類回歸的趨勢,醬香酒企,尤其是仁懷核心產區內的中小酒企也享受了這波發展紅利。
來自河南、山東、廣東的酒商們涌入仁懷,尋覓合適的上游企業,聯手掘金醬香熱。“酒不愁賣”成了眾多中小酒企的真是寫照。
仁懷某醬香酒企業的銷售經理透露,目前企業還沒有滿負荷生產,基本不用銷路發愁,除了企業自有品牌,更大的訂單來自開發定制。在該企業的產品結構中,貼牌定制產品占一半以上,合作時間最長的客戶從2017年開始,訂單每年穩步增長,由經銷商之間相互介紹,來找他們定制開發的客戶逐年增多。穩定的客源是企業對自身產品品質過硬的佐證之一,該銷售經理自豪地說:“貼牌客戶跟我們合作開發的產品銷售都很好,價格合適,品質也很不錯。”
經過走訪,這家酒企的產品結構在仁懷的中小企業中不是孤立,貼牌定制是仁懷幾百家中小酒企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在醬香熱的帶動下,他們也坐享了“不愁賣酒”的好時代。
然而“酒不愁賣”的喜悅背后也有一絲心酸,自身品牌不夠大不足以吸引經銷商主動代理,而與醬香消費大省的經銷商合作時,他們的議價能力也相對較弱。一些廠家還表示自有品牌不如定制開發產品產品賣得好,做得好的定制產品銷售量是自有品牌的倍數。
“來仁懷做定制開發的酒商,大多是已經有成熟的銷售渠道,或者團購資源,鋪墊好了銷售渠道再來找合適的產品,只要產品一出來就能很快變現。”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到。而相對應的是仁懷的中小酒企自身的產品設計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銷售團隊都較弱,一些酒廠甚至沒有自己的營銷團隊。
逐夢醬酒熱,需要正確姿勢
醬香酒如今卻是很熱,但有專家判斷醬香熱的時間窗口大概還有五年左右,留給仁懷廣大中小酒企的時間其實不多了。一些中小酒企也意識到了自身品牌不足的弊端,畢竟在白酒行業有太多依賴銷售原酒或貼牌的酒廠陷入危機的教訓。如今茅臺、郎酒、金沙等企業先后調整產品結構,聚焦核心產品后,給仁懷的企業留下了更多的空間。
然而,醬酒熱帶來的機遇與迷茫不止困擾廣大中小酒企,對全國各地眾多不了解醬香酒,但希望能在這股熱潮中分一杯羹的酒商來說,也面臨著“選擇困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高先生,盡管一直做酒,但多年來專注濃香,對醬香酒知之甚少。
他告訴糖酒快訊,在去了解過的企業展位上,銷售人員的話術大同小異,先說酒廠位置離茅臺的距離,再說工藝和茅臺一樣,接著倒一杯酒品鑒,觀色、聞香、品味一套完整流程,最后說自己的產品品質過硬,銷量不愁,買到就是賺到。聽第一家很容易心動,然而十幾家走下來幾乎都是這套流程,高先生難免心里打鼓:“說的內容差不多,品鑒也喝不出好壞,一時難以決定。”
在追逐醬酒熱的路上,中小酒企和經銷商都面臨著難題,這時候不僅需要得到市場公認的品牌體系,如濃香酒的品牌梯隊,還需要一個有能力篩選仁懷優質醬香酒企業,得到經銷商信任的溝通平臺。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2019年底,由遵義市(仁懷)酒業協會發起的指定機構——醬香會(中國醬香酒消費體驗平臺)應運而生,旨在為解決產區醬酒企業如何更好賣酒、經銷商如何選酒、消費者如何體驗醬酒,打造為連接三方之間的溝通平臺。
對企業來說,平臺承載的醬酒粉絲可以視為精準人群,幫助滿足“好醬酒”大概念的仁懷中小醬酒品牌節省了更多市場鋪墊成本。
對經銷商來說,醬香會整合了產區的優質醬香酒資源,由仁懷酒協權威背書,免去了在產區內反復“相親”挑選產品的過程,通過平臺挑選優質的產品,由專家甄選、協會背書、媒體賦能、營銷支持,實現專業賦能。
醬香酒進入新的發展周期,向頭部集中的過程中,小而美也在野蠻生長。摘不到頭部品牌的果實,在醬香會構筑的小而美領域正開啟新的行業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