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隴上江南”之稱的區域白酒品牌金徽酒在迎來上市后首個半年報的同時,也收到了來自證監會的警示函。
8月29日,金徽酒發布其上市后的首個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1~6 月,金徽酒實現營業收入67,382.37萬元,同比增長15.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41.07萬元,同比增長47.44%;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長44.10%。從增長性來看,金徽酒在整個白酒板塊名列前茅。
然而,就在此前的8月27日,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對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2016]53號),即“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存在未履行主動告知義務,擅自改動已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利潤分配相關信息的行為”,并為此向投資者道歉。
對此,資深法治媒體人周芬棉博士告訴記者:“擅改招股書私自分紅是個不大不小的事情,處理不好極易引起新股東的權益訴訟,但金徽酒的凈利潤超四成的業績報告,卻將極大地打消參與打新股東提起訴訟的積極性。”
業績增長沖淡違規問題
盡管因擅改招股書私自分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金徽酒半年報的業績足以為此“遮羞”,并在很大程度上打消掉對其違規事件的問責動力。
截至2016年8月29日,白酒行業18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除了沱牌舍得、水井坊和口子窖的凈利潤(此處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分別為243.53% 、 81.55%和49.08%外,金徽酒的凈利潤增長位居第四,為47.44%。
與此同時,金徽酒正在實現從低中高檔白酒品牌向高中檔白酒品牌發展的結構調整,半年報業績顯示,公司高中檔白酒成為公司產品銷售的主力。
在半年報發布前,東北證券的研究曾顯示,隨著消費升級,白酒市場消費格局正在由以中低檔白酒產品為主向中高檔白酒產品為主過渡,公司收入構成顯示,中高檔產品收入占比從2013年的78.67%提升至了2015年的90.17%,正成為公司的優勢產品。公司以募集資金進行優質酒釀造技術的改造,項目完工后, 高、中、低三類產品的產量比例可達到15%:50%:35%,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公司的發展戰略。而事實上,半年報的數據顯示,公司高、中、低檔白酒的營收占比已經是68%、24%和8%,其中中高端白酒的占比已經超過了90%。
“對于金徽酒來說,業績增長沖淡了公司在向監管部門進行報告和向投資人披露方面的違規問題,但對于更多的初上市企業來說,這些問題卻值得警惕,尤其很多公司在發審委過會之后到拿到過會批文,再到正式上市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包括分紅、高管變動、戰略調整等重大變動哪些需要向證監會進行報告,仍然需要提起足夠的重視。”周芬棉表示。
或影響未來兼并重組
白酒行業歷經三輪調整,目前迎來新一輪復蘇。
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白酒行業第三輪調整2012~2015年開啟于整治‘三公消費’和塑化劑風波,大眾消費取代政務消費,產品結構向中低端延展,高端白酒降價。在經歷低迷期的連續降價以后,2015年高端酒開始停止降價,新一輪漲價節奏開啟,顯示了白酒行業的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與這一波復蘇行情相伴隨的,白酒產業很可能將迎來新一輪的兼并重組潮。
在華泰證券看來,“目前白酒市場的集中度低,我國的白酒產能大致在1200萬噸左右,而100元以下的低端白酒產能可能在600萬~700萬噸。對比 2013和2003年上市企業凈利潤結果發現,目前二三線白酒凈利潤較歷史水平明顯偏高。隨著眾多一二線白酒品牌逐鹿中低端市場,以及三線以下走大眾路線白酒品牌的崛起,導致白酒市場的集中度低,市場參與者增加,競爭激烈。”
顯然,提升市場集中度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行業的兼并重組,伴隨中高端白酒的不斷升級,酒企間的合并將越來越多。就在剛剛發布的白酒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八成白酒企業營收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六成酒企凈利增長超過10%。對于已經開始進行省外擴張的金徽酒來說,兼并重組將很可能成為未來的一項重要舉措。
公開消息顯示,就在金徽酒上市不足3 個月的時候,就有收購另一家酒企陜西白水杜康的計劃,但是白水杜康彼時正麻煩纏身,而金徽酒在7月初不得不發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稱,經過多次協商、溝通,交易對方就標的資產的估值及成交價格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本次資產重組事項。
但是,從白酒產業的發展來看,白酒行業的兼并重組正迎來高潮,這得益于白酒行業的強勁復蘇。東北證券研究員李強表示,受國家嚴政影響,2013年和2014年,我國白酒產銷量、行業收入均有所放緩,利潤總額則出現負增長,我國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進入2015年后,酒業開始較好地適應了新的市場消費趨勢,利潤水平結束負增長,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回升。
那么,對于金徽酒來說,這次被證監會出示警告函的事件對此是否會有影響呢?
對于這一事件發生的背景,原因,及此后的善后安排,記者分別采訪了金徽酒和國泰君安的董秘及相關負責人,除金徽酒相關負責人提到“每年2月份都是公司進行利潤分配的時候,以前每年都是如此”,截止記者發稿日,其它問題,均未獲得回復。
“金徽酒只是在公告中提到了向投資者道歉和加強法律學習的問題,并未提出對私自分紅部分進行返還,證監會也沒有做出類似的要求,這很可能是因為老股東人數眾多不易操作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不過,在他看來,對金徽酒來說,上市僅半年就獲得證監會的警示函,對公司來說仍應提起高度關注,在監管部門不斷強化信息披露問題背景之下,如果連續性的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公司在后續的投資、收購或增發等問題上遭遇限制或挫折。
截至記者發稿日,尚未有新股東以此事由提起訴訟的案件,不過資深證券業人士張偉明則告訴記者:“沒有股東提起訴訟不代表沒有問題,企業未來在信息披露方面需要提起高度注意,避免再犯引發的合規風險。”
在周芬棉看來,“現在很多公司從過會到拿到上市批文再到上市,中間可能會有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企業發生戰略、組織、財務等方面的重大變革,其中存在怎樣的報告制度,以前沒有被特別重視,證監會此次向金徽酒發警示函,實質上是對IPO企業的一種提醒。”
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競爭激烈,很多企業的商業模式可能面臨不斷的調整,相應的也會帶來企業制度變革的頻繁,加上企業較長上市過程,這一問題特別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