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封藏大典,揭開了雄安保府酒業“融合發展,匠心傳承”的新篇章。9月15日,2020百年保定·老酒封藏大典在雄安保府酒文化園隆重舉行。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中國釀酒大師、雄安保府酒業總顧問賴登燡,雄安保府酒業董事長李宏濤以及經銷商代表、媒體人士等數百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融合發展 雄安保府酒業高舉文化自信大旗
所謂“封藏”,是中國特有的古代儲酒和祭酒儀式,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盛大莊重的酒文化節日,是在表達對白酒的尊重。而白酒行業舉辦封藏大典,是將傳統酒文化以創意形式具體的展現出來,這樣既能從封藏大典中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體現了酒業人的文化精神與匠心情懷。
雄安保府酒業董事長李宏濤在致辭中表示,封壇老酒,尊天地、敬先祖,是對天地精華的儲藏。老酒封藏,封的是品質,靠的是匠心;封的是品牌,靠的是市場。正是有了品質和品牌的支撐,才有了今天“百年保定”的老酒封藏。
眾所周知,如今是網絡時代、全球化時代,對傳統白酒文化構成了很大沖擊,白酒既要迎合時代風尚的轉變,又要保持白酒獨有的文化格調與品位。而封藏大典的舉辦正是在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點,以便將白酒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社會,促使白酒文化發揮出它更大的商業價值。
對于本次封藏大典,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給予了高度贊揚。甘權指出,中國釀酒文化源遠流長,白酒與華夏文明同生共長。封藏大典是祭祀酒祖、封藏佳釀的傳統儀式。本次封藏大典既體現了雄安保府酒業以身作則對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敬重與傳承,更是其堅守行業道德的初心與決心。
事實上,雄安保府酒業一直多維度的傳承弘揚傳統酒文化。除了舉行封藏大典,其還建設了雄安保府酒文化園將傳統酒文化與品牌文化進行了深度融合。
據悉,雄安保府酒文化園由酒文化博物館、萬泉涌燒鍋遺址、酒神廣場等組成,是集酒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3A級旅游景區。其中,傳承百年的萬泉涌“老五甑”工藝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雄安酒文化博物館”作為雄安新區唯一一家酒類文化博物館,也成為雄安新區的一張新名片。
正如甘權在會上所言,希望雄安保府酒業不忘初心,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不斷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弘揚傳統酒文化,為中國文化復興添磚加瓦。
匠心傳承 雄安保府酒業堅守品質至上初心
品牌是靈魂,品質是生命。一個品牌長期穩固的發展下去,形成獨特的品牌文化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強化自身品牌的個性文化,才能長久占據消費者的心智,獲得各界的認同。在這方面,雄安保府酒業一直做得比較不錯,成為冀酒振興的代表品牌之一。
據了解,雄安保府酒業在持續深耕河北省內市場的同時,也逐漸邁出了全國化步伐。尤其是其旗下的核心大單品百年保定酒,自創始以來,精耕細作、穩扎穩打,歷經三十余年發展,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已成為冀酒板塊的知名單品。
截至目前,百年保定酒先后被授予“最受歡迎家鄉品牌”、“河北省優質產品”、“2018中國酒業好產品”、在2019年被評為“河北老字號”等。上述種種殊榮無不體現了百年保定酒在省內市場的成功運作,這應該也是其有信心成功舉行封藏大典的一大根源所在。
我們知道,隨著白酒行業步入存量競爭時代以及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日趨理性。對于白酒酒企來說,在產品打造上更要體現出以消費者為導向,以產品品質為根基。而在產品品質層面,雄安保府酒業更是極為專注,這是其成功舉辦封藏大典的另一個深層次原因。
雄安保府酒業始終堅守品質至上的經營理念,其擁有著國優名酒的血脈傳承,酒廠前身是舍得酒廠的華北生產基地。同時,為了將健康飲酒理念與實踐結合,公司與江南大學展開合作,實現了白酒產業的科研升級。
為了進一步打造優質產品,雄安保府酒業還聘請水井坊締造者、中國釀酒大師賴登燡為公司總顧問,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的優質產品,如百年保定、雄安特曲、千年大計等。這些產品銷售已覆蓋10余個省市,成為地產白酒的代表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封藏大典期間,百年保定酒的酒品品質贏得了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中國釀酒大師賴登燡的高度贊揚。他們共同表示,百年保定酒的窖香、糧香優雅,陳香舒適、醇厚綿甜,香味協調、爽凈余長,酒品酒質與中國高端白酒相媲美。
此外,封藏大典期間,雄安保府酒業還推出的8款不同酒度、不同年份的窖藏老酒同樣收獲了很好的口碑,認購額度也創出了新高,這無疑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美譽度。
業內人士指出,在白酒行業馬太效應加劇的背景下,對于區域酒企而言,首先要以文化賦能品牌發展,以過硬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其次,酒企旗下至少要有一款消費者識別度高的產品,從而帶動整體產品的動銷。此外,有資金能力的酒企,還要建設一個園區,實現酒旅的融合,以便更好的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目前來看,雄安保府酒業已經具備了持續向前發展的關鍵要素,后續發展將走在何方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