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簡稱酒博會)閉幕。記者從本屆酒博會成果發布會上獲悉,酒博會期間,共簽約經貿合作45個、貿易類項目1611個,總貿易金額547.9億元。酒博會最后一天,除了市民抓緊時間最后搶購,不少展商也利用最后時間進行交流,謀求更多合作。
據悉,今年的酒博會通過了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成為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通過UFI認證的酒類博覽會。今年酒博會展覽展示總面積近8萬平方米,共有2000余家展商參展,其中境外41個國家和地區800余家展商參展,國內24個省(區、市)1200余家酒企及酒類全產業鏈企業參展。采購商20000余人,其中省外、境外4000余人,省內16000余人。參展的世界知名酒莊(企業)主要包括拉菲、拉圖、木桐、瑪歌、瑞芙、奔富、豪客等,國內知名酒企包括茅臺、五糧液、董酒、古井貢、汾酒、劍南春、蘇酒、郎酒、瀘州老窖、雪花等。
與往年相比,本屆酒博會突出政府主辦和市場化運作的有機結合。在4天時間里,舉行了酒+旅游+文化+互聯網“煮酒論道”、國際會展經濟發展峰會、世界酒業峰會暨世界酒業采購商大會、國際會展經濟發展峰會、世界酒業聯盟年會2017等重要活動,成為了貴州與世界交流的友好平臺。
酒博會也讓市民充分感受了美酒的魅力。昨日,記者現場看到,隨著酒博會接近尾聲,展商促銷力度加大,市民開啟了搶購熱潮。
“我買了差不多2萬塊的紅酒,基本上都是半賣半送。”在大廳門口,市民王先生和朋友購買了10多箱紅酒,自己的車已經裝不下了,只能臨時叫了一輛出租車。王先生說,這幾年,他每年都會去酒博會“掃貨”,不但價格很優惠,而且有很多選擇。幾年的酒博會下來,他已經品嘗了超過30個國家的優質紅酒。
除了洋酒受歡迎,傳統白酒展商也是推出各種活動,賺了個缽滿盆滿。在4號館珍酒展臺,展商專門推出了買一送一、掃碼贏大獎、品酒闖關等活動,超值的優惠,引發了市民的瘋狂搶購。
“以酒為媒,借酒續緣”。酒博會雖然已經落幕,但借助“酒博會”平臺,讓全球美酒云集貴州、讓貴酒佳釀香飄萬里,推動了貴州白酒市場與品牌雙發展,擴大了貴州對外開放力度,也推動了貴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記者歐魯男)
相關鏈接
酒博會背景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1年起,商務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開始主辦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以下簡稱酒博會)。酒博會是貴州省第一個經國務院批準、上升到國家層面、面向世界舉辦的大型國際性專業展會。歷經多年發展,酒博會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業內影響最深的專業酒類博覽會。酒博會作為貴州重要的開放平臺,是國內外酒業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共同參與的交流合作平臺,有力地促進中國和世界酒業持續健康發展。
專訪
英中貿易協會西區總監王楷:黔酒進軍海外需要知己知彼
本屆酒博會吸引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余人參會,除了酒類貿易,也有眾多業界大咖齊聚會場共謀酒業發展未來。英中貿易協會西區總監王楷在專訪中認為,酒博會已經辦到第七屆了,貴州又是中國白酒的核心區域,茅臺、董酒等名酒全國都聞名,“我們認為在一個生產酒、消費酒的大省,來自英國的酒企也會找到新機遇。”
王楷介紹,本次英中貿易協會帶來了20多個英國酒類品牌參會,比如威士忌、手工啤酒等代表了英國傳統的好酒,“還有一種英國品牌的杯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就選擇了這個杯子作為道具。”王楷還舉例說,英國的啤酒也很有特色,這次帶來的手工啤酒,產量不大,口味非常獨特。英中貿易協會寄希望于通過酒博會的機會,讓這些品牌順利進入中國市場。
王楷說,貴州的生態環境和民族特色都很有特點,現在發展的高山農業、生態、大數據等跟中國很多產業非常契合。因此,他非常看好貴州,貴州有后發優勢。
大家常開玩笑說英國是個“大農村”,其實英國鄉村建設與發展非常有特點,比如養殖技術等,英國的電子信息創新產業也非常發達,這與貴州發展現代農業、精準扶貧、大數據等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貴州如果與英國企業界交流合作,是可以實現共贏的。
如果需要融入世界市場,王楷給出建議:第一,如果真的要走出去,需要知己知彼,比如自問產品是否迎合了對方的市場需求;第二,企業如果認為自己的產品對某個市場有潛在開拓價值,需要對那個市場進行盡責調查,法律法規、跨界體系等都要有清楚的認知;第三,一定要有熟悉當地文化、法律、市場的助手來幫助自己,比如使用外籍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