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國際機場免稅店銷售的葡萄酒不僅保真,且因免稅而比國內更為便宜。
然而,近期WBO記者通過在多個國際機場的免稅酒水進行考察,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1、機場免稅店葡萄酒售價與內地完稅價相仿,有的甚至更高
8月23日,WBO記者光顧了香港國際機場的酒類免稅店。記者發現,琳瑯滿目的葡萄酒中,絕大多數葡萄酒的標價與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含稅價相當,部分商品甚至更高。
奔富(Penfolds)BIN 407在香港機場免稅店售價為740港幣,折合人民幣約672元,而內地盒馬鮮生曾出現過699元的價格,與香港國際機場的免稅店差距并不大。
產自新西蘭馬爾堡產區、品種為長相思的云霧之灣白葡萄酒,在香港國際機場免稅店的售價為245港幣,約合人民幣222元;同款葡萄酒在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MHD京東自營旗艦店售價為258元人民幣。而一些京東第三方電商售價則在200元左右,最低僅198元,低于香港國際機場免稅店。
東京成田機場也存在類似情況。該機場的酒水免稅店內,杰卡斯珍藏石灰巖海岸西拉干紅葡萄酒在該機場的免稅店售價為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3元。這款葡萄酒在杰卡斯京東品牌店的售價僅為121元人民幣,低于東京成田機場售價。前述云霧之灣售價4200日元,約合人民幣280元,甚至高于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MHD京東自營旗艦店的售價。
WBO記者還留意到機場免稅店的4款名莊酒,其中雄獅酒莊2005年份與木桐酒莊2015年份的價格比中國內地行貨價格便宜;但木桐酒莊2016年份與拉圖酒莊2006年份的葡萄酒則比中國內地行貨價昂貴。
有意思的是,中國內地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免稅店所售葡萄酒也并不便宜,一款杰卡斯珍藏巴羅薩產區西拉干紅的售價為163元人民幣,同款葡萄酒在其京東自營店售價僅為121元。
WBO記者今年春季赴馬來西亞某免稅島時,發現該島嶼上酒類專賣店的葡萄酒頗為便宜,而一瓶酩悅粉紅香檳僅300元人民幣,但到了該島的國際機場免稅店,這種低價格則不再。
2、機場免稅店已成品牌方的價格標桿
眾所周知,由于打著免稅的噱頭,國際機場的免稅店時常帶給人價格劃算的印象。由于在免稅店購物需是國際過境旅客,憑護照和登機牌才能購買,這種稀缺性讓不少人在出國、中轉時都喜愛在香港、新加坡這樣的國際樞紐機場逛一逛,淘點便宜貨。而如今,免稅店的葡萄酒價格卻并不便宜,反而更像價格標桿。
熟悉免稅店渠道的深圳合縱文化集團旗下金悅酒業的負責人劉日中表示:免稅店很早就已成為烈酒巨頭的價格標桿。
“一般人不知道,全球賣烈酒最昂貴的終端,其實是免稅店。在免稅店大家看到的都是臺面上的價格,而且免稅店不會賣一般的品牌。這彰顯出品牌價值,因此許多品牌在免稅店布局,重點不在于銷售,而是幫助產品定標。”劉日中說,“如此一來,其他渠道的商家便會給客戶說:‘你看我賣給你的價格比免稅店還低。’”
吉林蘇荷商貿公司董事長趙國任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他指出:中國的零售及新零售、線上銷售發展非?,線上的價格可以有兩個標準,一方面是公司運營的指導價格標準,另一方面是平行貨,國際竄貨的低價,這導致免稅店成了豎立品牌形象的重要陣地。
WBO記者發現:不僅僅是酒水,許多其余品類均如此行事。記者在東京成田機場免稅店看到的日本本土美妝品牌,價格甚至高于東京市區藥妝店同款商品含稅價近300日元。
有意思的是,同款商品在東京成田機場的價格,則比中國內地旅客更容易光顧的香港國際機場要便宜一些。后者的價格標桿性很顯然更強。
3、高昂的進場費和廣告費造成免稅店商品不便宜
劉日中還指出:國際機場免稅店全是國際大牌,而沒有一般的品牌。究其原因,免稅店進入機場,需要向機場付出高昂的招標金,這個成本則需要各個進店品牌的分攤,則變成了入場費。
“品牌商想要進入機場免稅店,每年都需要品牌商支付幾百萬人民幣的進場費。我以前供職的某烈酒公司想要在某國際機場的一個燈箱做廣告,都要花600-700萬人民幣才能爭取到。”他說。
目前,我國進口葡萄酒綜合稅率達到43.13%,機場的免稅酒竟然也有絕大多數等于甚至高于中國內地同款完稅產品的情形,說明機場免稅店的運營成本之高,再加上自身的利潤,早已抵消了稅收的降低。
基于這樣的事實,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消費者而言,與其在免稅店購買,實不如在國內一些團購渠道下單,后者往往還會給出低于建議零售價的價格,如果購買量大還可以再向商家再爭取一些價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