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啤酒自然受到熱捧,對大多數人來說更是夏日必備。眾所周知,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日本、韓國,遠低于德國。對于經歷了產品升級、價格上調、資本并購的國內啤酒行業現在格局如何呢?未來又有何發展趨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一下當前啤酒行業發展現狀:
啤酒產量略降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5月全國啤酒產量略降,產量為363.9萬千升,同比下降3.3%。1-5月全國啤酒產量為1508.5萬千升,同比下降0.2%。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啤酒消費量相對較低
啤酒作為舶來品,在國內面臨本土酒特別是白酒的競爭,與同為亞洲國家且生活習慣相似的日本、韓國相比,目前的人均消費量雖然略低但已比較可觀,未來上升空間有限,更不能跟德國這樣全民喝啤酒的特例相提并論。
啤酒市場競爭激烈、華潤收入第一
目前,國內啤酒五巨頭分別為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亞太以及重慶啤酒。其中,華潤2018年收入高達31867百萬元,是五巨頭中收入最高的啤酒巨無霸。
百威亞太毛利率最高
但從毛利率來看:百威亞太2018年的毛利率達到55%,高于我國啤酒上市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這么高的毛利率主要是由于其在高端和超高端領域占優。
華潤啤酒銷量領先
從銷量來看:實力十足的華潤雪花自然穩坐中國啤酒市場的頭把交椅。據數據顯示,2018年華潤雪花的啤酒銷量達到了11.29百萬千升,比排名第二的百威亞太多0.86百萬千升。此外,青島啤酒2018年銷量為8.03百萬千升,位居中國啤酒銷量第三。而燕京啤酒和重慶啤酒銷量相對較少,重慶啤酒2018年銷量僅有0.94百萬千升。
華潤雪花市占率最大、高端市場百威占據優勢
目前,我國啤酒市場上,華潤雪花、青島和百威占據前三。其中,華潤雪花市占率達到23.2%,位列第一。
據,百威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基于質量及價格將啤酒產品分為三類:高端及超高端品牌、核心及核心+品牌及實惠品牌。每個品牌均服務于獨特目的,具有特定市場定位,并在品牌下提供產品細分,以吸引不同的消費群及使用不同的價格策略。
2017年,百威亞太在中國的銷售收入為45.8億美元,同比增長7.3%,2018年同比增長8.3%。按銷量計,2018年,百威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為16.4%,僅次于華潤和青島啤酒。而在高端及超高端啤酒領域,其市場份額達到46.6%,占比最大。
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啤酒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