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醬酒熱”席卷整個白酒行業,茅臺系列酒、國臺、習酒等名優醬酒品牌均實現50%以上的增長。
醬酒在去年復蘇以來,之前緋聞不斷的潭酒與川發展,近日,傳言仙潭酒廠已決定撇開意向資本方川發展,獨立經營。
而有業內人士看來,潭酒決定不依賴于川發展資金來解困,肯定是看到了醬酒的發展勢頭和前景。
而一些區域代表性非常強的醬酒企業諸如廣西丹泉酒業發展勢頭也不錯。據記者了解,目前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醬香型白酒年產能達6000噸。
尚善品牌管理公司創始人鐵犁表示,目前整個醬香行業整體規模偏小,醬香品類在未來10年都將處于上升階段。除了茅臺,其他幾家骨干企業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但微小型醬酒企業生存條件非常艱難,前景不容樂觀。
醬香熱潮之下,仁懷之外、貴州省之外,其他省份主攻大眾消費的“民價”醬酒企業目前處于怎樣的發展狀況?
消費群體:區域醬酒聚焦大眾化消費
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認為,在茅臺的帶動作用下,醬香品類在高端消費層面擁有較強的接受度和認知度。在醬香酒的高端市場,包括丹泉、潭酒在內的地方酒品牌溢價能力與茅臺、郎酒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但就大眾市場而言,只要堅持消費者培育、堅持醬香品類的工藝特色,贏得消費者具有很大優勢。
據了解,仙潭酒業作為四川省的醬香酒,潭酒的價位一直集中在300以內,面對郎酒這樣的競爭對手,牢牢抓住縣級、鄉鎮、村級市場。
潭酒品牌總監魏旭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古藺是我們和郎酒的大本營,我們在古藺大概能做到4千萬,300元以上的市場大部分被郎酒占據,但是300以下的價格帶和縣城、鄉鎮、村級市場基本上就都是潭酒了。”魏旭東說。
魏旭東表示,2013年改制以后,公司營收增長基本保持在30%以上,2016年實現營收五個多億,2017年上半年營收兩三個億,同比增長大約33%。由于酒廠改制,投資基建花了很多資金,所以整個集團凈利增長沒有這么快,但肯定是在增長。
桂系醬香酒丹泉在廣西市場同樣表現出攻占醬酒大眾消費市場的態勢。
鐵犁表示,廣西省擁有良好的醬酒消費氛圍,茅臺在高端領域占據絕對的龍頭地位,規模在10億以上,但中檔醬酒市場尚無領導型品牌。“高端喝茅臺,中低端喝丹泉,這樣的態勢正在形成。”
鐵犁對記者表示,目前丹泉的年銷售額在6~8億,醬酒已成為主導產品和品牌,經營和營銷已全面理順,目前處于蓄勢待發的增長期,未來5-10年丹泉有望實現30億左右的銷售規模。
據了解,丹泉目前的醬酒產能大致位列全國第五,儲備能力在全國排在第三、四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儲酒溶洞,儲酒規?蛇_10萬噸。
丹泉作為廣西白酒龍頭,自2003年國營改制完成后,其資金、生產,人才等問題陸續得到解決,企業發展的核心逐漸向醬香酒聚集。
渠道:不做寬度做深度,做透重點市場
在茅臺、郎酒等醬香大戶的輻射與覆蓋之下,區域性醬酒企業傾向于“不做寬度做深度”、“做透重點市場”的態勢。
據了解,丹泉深度聚焦廣西市場。有業內人士表示,廣西醬酒市場,除了茅臺,就是丹泉,其他品牌的表現并不理想。
據鐵犁介紹,丹泉的經銷商多為本地過去做名酒的骨干酒商,形成“直銷+流通”的渠道體系,經銷商以自建終端為主,同時招一些二批商。
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表示,“醬香熱”在行業中是不爭的事實,醬香品類總體產能在行業中占比很小,但在茅臺的帶動作用下,醬香品類呈現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未來的市場競爭將從品類的差異化開始。外部資本注入后,丹泉近年來堅持做醬香,布局發力比較早,作為地方區域企業,這是一個比較有前瞻性的戰略邏輯。目前產能達到6000噸的規模,可以看出丹泉的后勁應該是比較足的。
潭酒的市場則集中在川西南(瀘州、內江、自貢)、廣西(柳州、玉林、北海)、湖南、河南。魏旭東稱,醬酒市場培育很慢,所以從13年開始,潭酒一直在深挖市場,沒有大量開發客戶,短期內也沒有開拓新市場的打算,而是要把核心省份的核心地級市做透。
記者了解到,仙潭深挖市場的具體措施是砍掉總代和一部分二批商,地級市只設一個經銷商,很多終端工作交給廠家的業務員去做。
潭酒的主力大單品是價格在160-170之間的紅潭醬酒,在瀘州已經有接近一個億的體量。魏旭東還透露潭酒馬上會推出一款價位在200-300元之間的產品—紫潭,兩個大單品共同推進,牢抓100-200和200-300這兩個醬香酒比較吃香的價位。而且現在郎酒在全面提價,紅花郎十年市場價應該會超過三百,這樣對于潭酒來說,200-300這個價位是個很大的機會。
“川酒比較強勢,茅臺進不來,我們剩下的醬酒競爭對手就只有郎酒了,”魏旭東在分析潭酒市場狀況時表示,“郎酒主要的產品線是240以上的紅花郎,下面的一些產品1956,1**8等都被砍掉了,雖然后來又推出郎牌原漿,但市場表現不太好,在郎酒調整的階段,就是我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