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白酒手工制作傳承人、中國白酒“產區+香型”學術理論提出者、業界人稱“醬人席”的著名調酒大師、貴州仁懷茅臺鎮宏盛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席玉從美國加州議員、加州Brea市前任市長Ron Garcia和現任加州高等法院法官Michael Cassity手中接過了全球華人高爾夫協會、美國泛太平洋商會授予他的“全球華人杰出調酒大師”稱號的榮譽證書。
據了解,席玉師從白酒泰斗周恒剛以及酒類專家、博士生導師鄒海晏教授,20多年長期致力于蒸餾酒的工藝及技術研究,因對醬香型白酒的深刻把握、獨特理解和神奇盤勾能力,被業內人士美譽為“醬人席”、“舌尖藝術家”,曾創下手工調制醬酒單瓶拍賣成交價28萬的先例。
“中國白酒所具有的悠久文化歷史底蘊,復雜的技術工藝和手工釀造的傳承,都是國外烈酒無法比擬的。但是,不得不承認,至今我們沒有很好地將傳統技術與釀造工藝融入到品牌塑造之中。”席玉認為, “品牌延續了一代代釀酒大師們苦心專研、精益求精的釀造藝術與人格風范。而目前一個公認的現象是幾乎所有營銷比較成功的白酒品牌,消費者對它們的釀酒大師都一無所知,更無人知曉大師們在為每一款白酒產品成功的背后所作出的默默無聞的巨大奉獻。所以,我認為白酒行業已經到了探索技術與營銷兩個方面如何完美結合的時候了。”
此前,席玉專門為酒仙網特制的一款“經典醬香”代表之作——“醬人席”在成都舉行國家級專家品鑒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醬人席“微黃透明,醬香幽雅,陳香怡人、醇厚豐滿、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秀雅,持久,屬醬香型酒經典風格。”
據席玉介紹,“醬人席”這個品牌的定義是“最純粹的工人,用畢生的精力在實踐中求證,尋找差距,在不斷反省中成長”。之所以做這樣的定義,一方面,國家一直在制造業中弘揚“大國工匠”精神,而白酒作為中國的國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對這個浮躁的時代,真正沉下心來釀酒,研究酒的人并不多,席玉作為一直在一線釀酒,烤酒成長起來的愛酒、懂酒之人,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一種天生的熱愛與苛求。“我只是個匠人,我愛好中國白酒傳統手工制作。”席玉認為,中國白酒傳統工藝其實就是一門手工文化,是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中國白酒能體現出中華文明的包容內涵。
“在行業內,我首先提出中國白酒要走‘產區+香型’的發展模式,主要考慮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更接近于國際慣例;其次,也為我國不同地域的白酒企業凸顯自身品牌個性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席玉不僅是國內外認可的調酒大師,也是中國酒以及酒文化的積極推廣者。2013年,全球華人高爾夫邀請賽在昆明舉行,席玉釀制的“宏盛燒房”作為賽事指定用酒,獲得了國際友人的好評,隨后,宏盛燒房積極拓展海外事業,并致力于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在席玉看來:“這就是我們中國釀酒人的使命,積極走出國門,傳遞中國價值,讓好酒香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