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浙江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下稱塔牌紹興酒)銷售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該公司已下發通知,從本月28日起85%的產品在原有出廠價基礎上提價6%-15%。
黃酒老大古越龍山提價正引起連鎖反應
此前,古越龍山已連發三張“漲價帖”。公司先后公告,從3月15日和5月起,古越龍山的傳統型、清爽型系列黃酒攜旗下女兒紅產品提價幅度為5%-14%。
緊隨其后的是會稽山。該公司宣布,從6月1日起大部分產品提價5%-20%。
記者根據漲幅大致算出,以上黃酒生產企業的主打產品“金五年”、“純正五年”、“麗春”提價后,市場終端價依然在20元/瓶左右。
“漲價不到位,黃酒價格依然偏低!”黃酒專家沈振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黃酒國家級評委、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省級傳承人陳寶良曾撰文疾呼,黃酒銷量中,市場價50元/瓶以下的占到50%,其中有一半賣價不超過20元/瓶。
古越龍山在年報中多次提到噸酒均價有待提高。記者注意到,除了呼吁多年的黃酒銷售凈利率落后于白酒,該行業高庫存、銷售費用高企、預收賬款少同樣不容忽視。
主銷市場在上海的金楓酒業卻劍走偏鋒,布局新酒種。作為唯一進軍葡萄酒領域的黃酒生產企業,金楓酒業有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這塊新的試驗田未來有望帶來額外收益的同時,渠道扁平化的探索也希望帶動黃酒銷售解決高庫存。”
提價以提升凈利“酒類最后一桶黃金是黃酒,現在卻不瘟不火。”在黃酒之鄉紹興市,做了一輩子黃酒的紹興縣唐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清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黃酒產量占全國15%的紹興市,黃酒毛利率低于40%,10元以內的產品主導了市場很長時間。
年報顯示,去年三家以黃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是金楓酒業49%,其次是會稽山45%,古越龍山最低為34%。銷售凈利率大致為古越龍山9%,會稽山12%,金楓酒業7.3%。去年,會稽山因投資理財收益2000多萬元,其主業的銷售凈利率實際更低。
由此可見,黃酒上市公司銷售凈利率大多低于10%,和大多數白酒上市公司無法相提并論。在柯橋區召開的食品行業協會年會透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該區21家黃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4.1億元,行業利潤僅1.89億元,利潤率僅7.8%。“1980年代,茅臺酒的利潤還不如會稽山黃酒的利潤高。”朱清堯說。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歷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時期。
黃酒這一傳統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引起了紹興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視。在古越龍山的業績說明會上,也有投資者痛斥市場的低價競爭行為。
“此次提價,目的在于黃酒價值回歸。”6月15日,古越龍山宣傳負責人在電話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古越龍山公告稱,除市場供求關系外,此次調價還因受原輔材料、人工等上漲因素所致。公司年報顯示,去年營業成本上升了5%,毛利率同比下降1.24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成本上升并不是提價的主要原因,提升利潤才是動力。作為此次提價的始作俑者,古越龍山是三家黃酒上市公司中唯一凈利潤下滑的企業,同比下滑28%。
去年,扣除非流動資產損益、政府補助、理財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后,古越龍山的凈利潤僅為8500萬元。這次調價的產品去年銷售額共計6億元,占該公司去年營業收入近一半。會稽山此次跟風提價的產品累計合同銷售額更是超公司營收半數以上。
“在天貓旗艦店,古越龍山"金五年"提價前零售價25元/瓶,現在漲到28元/瓶。”上述古越龍山宣傳部人士稱。金五年是古越龍山銷售過億元的單品。
同樣,此次提價,會稽山的主打產品漲幅也在幾元錢范圍內。有會稽山經銷商向記者解釋,就拿會稽山“純正5年”來說,此次出廠價才提了一元錢,終端賣20元/瓶左右。塔牌紹興酒的手工冬釀系列提價后,出廠價為144元/箱,共8瓶,每瓶不到20元錢。
“黃酒漲價要慢慢來,最終能否漲上去要看銷售環節能否接受。”會稽山有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
上述經銷商向記者解釋“慢慢提價”的緣由:幾元錢的漲幅經銷商往往不會去動終端價格,經銷商增加的成本也會在渠道環節消化。“但廠家不敢提價太多,因為別的企業一旦加大銷售費用,自己的銷售就掉下來啦。”他說。
“黃酒企業思路保守,沒有真正放開去做,怕丟掉市場。喝酒的人不會擔心幾元錢漲價就不喝。”沈振昌說。
但記者采訪中發現,黃酒市場拓展破局艱難才是廠家主要擔心的地方。6月15日,有著50%以上毛利率的巨剛眾酒創始人巨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通過微信自媒體結合社群營銷,定制化黃酒去年僅憑6個人的團隊實現了500萬元的銷售收入。但銷量要從5噸擴大到10噸,同樣遭遇市場擴大的瓶頸。
金楓酒業的多酒種布局
就在古越龍山會稽山連發公告漲價期間,金楓酒業卻在上海大玩葡萄酒。
用小火慢慢溫熱喝、葡萄酒里加陳皮、檸檬……5月31日,類似于雞尾酒的葡萄酒新喝法讓多位消費者倍感新鮮。
同樣新的還有團隊。金楓酒業2014年成立的葡萄酒事業部共20人全部市場化招聘,沒有一個來自黃酒行業。這20人里,獲得葡萄酒中高級國際認證的專業人士超過60%,團隊有3位高級品酒師和逸香全球WSET品酒師,還有建發酒業旗下瑪茜的品牌總監加盟。與黃酒企業中高層普遍年齡偏大不同,葡萄酒事業部負責人唐煒是80后,金楓酒業新任總經理楊帆年僅36歲。
“我們介入葡萄酒行業的時間也短。”唐煒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2014年金楓酒業進入葡萄酒領域恰好是行業谷底,沒有庫存。
“我們要求廠家按照配方來調制葡萄酒,合作方有法國大酒窖、母公司旗下的法國酒商、意大利企業等,這叫深度貼牌。”唐煒認為,直接控制海外酒莊的好處是賺取了生產利潤,但管理成本高,由于產品、文化差異,產銷容易脫節。“貼牌的好處在于品牌的自主選擇權更大。”他認為,金楓酒業葡萄酒事業部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采購能力。
“聚焦電商,用差異化營銷打開新天地。”作為后進入者,楊帆提出金楓酒業應在培育自己的葡萄酒品牌基礎上,選好突破口。
和葡萄酒行業的新玩法相比,陳寶良曾在發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報告中寫道,“從紹興黃酒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來看,最大的瓶頸是“暮氣”,包括產品、消費群體和經營方式。”他認為創新是迫切之需。
“金楓酒業作為上海光明集團唯一的酒業上市公司平臺,有著多酒種發展的戰略需要,想在酒種上帶來額外收益,F在選取葡萄酒來承擔新業務、新模式,讓它來探索渠道扁平化,這也符合未來的趨勢。”金楓酒業董秘張黎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金楓酒業有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金楓酒業在葡萄酒方面的創新,很大程度上是為黃酒探路,以互聯網為工具的效率提升來幫助解決黃酒的高庫存。
記者發現,除了銷售凈利率普遍偏低,黃酒行業還存在有高庫存、銷售費用高企、預收賬款少等問題。
財報顯示,去年,古越龍山的庫存33萬噸,存貨期末余額高達19億元,其中庫存商品有15億元。公司去年產銷量分別為27.8萬噸和13萬噸。金楓酒業7個多億的庫存占總資產的比重近30%,大部分為庫存商品。該公司庫存量為21萬噸,銷量11萬噸。會稽山去年庫存16.8萬噸,同比增加了5%,產銷量分別為9.3萬噸和8.8萬噸。
目前,黃酒行業的銷售方式傳統。從銷售費用來看,同樣十來億元的營業收入,金楓酒業和古越龍山去年的銷售費用均在2億元左右。黃酒上市公司的預收賬款蓄水池作用也遠不如白酒行業。
以葡萄酒行業新規來帶動黃酒創新,金楓酒業能否在上海以外逆勢突圍?在沈振昌看來,黃酒行業的競爭不如其他酒種激烈。黃酒在自身創新不足的情況下,能不能玩轉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進口葡萄酒,結論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