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稀缺性,能否拉回經銷商的心?
郎酒某區域經理王剛(化名)告訴酒業家記者,本次調價要求廠價、經銷商及終端價格都有增長。至于提價原因,王剛(化名)表示,首先是要提升紅花郎在市場上的品牌力;其次是競品劍南春、洋河等品牌都在提價,漲價是大勢所趨,再次是因為提升渠道利潤后,可以讓經銷商更加有積極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郎酒是想借漲價來甩貨,同時也用漲價來穩定經銷商的信心,再通過限額控量來提升品牌的稀缺性。
“隨著名酒集中度提高,紅花郎提價意味著要劍指一線名酒。”觀峰智業董事長楊永華認為,且作為郎酒的戰略大單品,紅花郎這次控量提價,對郎酒而言不僅意味著渠道利潤策略和市場價格策略,更是品牌戰略的體現。
在市場調研求證過程中,記者也發現有不少紅花郎經銷商逐漸專向其他品牌。河南某地經銷商劉明(化名)告訴酒業家記者,紅花郎提價控量的確是好事,但是他已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瀘州老窖上了。
“我已經在做洋河全系列了,接下來的重心可能有所轉移。”已從業8年的四川某地白酒經銷商方強(化名)向酒業家記者表示,對于紅花郎的前景,他目前持觀望態度。前段時間,他已經把紅花郎的庫存通過低價甩貨的形式銷出去了,目前紅花郎的進貨比較少,所以提價控貨對他的影響不大。相比紅花郎的買贈政策,他更愿意接受洋河的扶植政策,把政策落實到終端,宴席市場和室內外的廣告方面洋河都給予了一定扶植,動銷不用愁。
在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看來,漲價只是一種壓貨手段,此次提價彰顯了紅花郎的品牌價值,但也是對企業品牌力、號召力和渠道控制力的考驗,調價效果取決于各區域各個渠道的情況,如果信心不穩或庫存太多會影響調價效果。廠家漲價前要對渠道庫存有良好的預測和控制,各方面都要有一個良好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