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記者從四川宜賓、涼山、遂寧等地食藥監局獲悉,自今年2月1日起,四川省統一開展的為期3個月的白酒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已結束,整治成效顯著。根據整治方案,此次專項整治重點排查白酒加工小作坊原料、食品添加劑采購使用情況,嚴打用工業酒精、甲醇加工白酒的行為;散裝白酒經銷者履行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情況,嚴打農村、農貿市場散裝白酒經銷者無證銷售;散裝白酒餐飲服務單位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嚴打小餐飲店、酒吧采購和銷售來源不明的散裝白酒和自制泡酒。各地食藥監管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圍繞散裝白酒及白酒小作坊進行了重點排查整治。
涼山州食藥監管部門共出動監管人員1245人次,用3個多月的時間對該州5家白酒生產獲證企業、455家生產加工小作坊進行了逐戶現場檢查,以及白酒經營戶1508戶、散裝白酒銷售餐飲服務單位1150家,共完成散裝白酒抽檢142個批次。同時,處理違法違規行為21件,罰款金額6.1萬元。攀枝花食藥監管部門與白酒生產經營單位簽訂責任書,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儲存和銷售記錄等制度。開展專項抽檢95批次,重點抽驗散裝白酒甲醛、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項目是否超標,從抽檢樣品看,合格率90%。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檢查散裝白酒生產經營單位3265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00份,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1件,沒收不合格散裝白酒313千克。
遂寧市食藥監管部門采取專項檢查、飛行檢查、工作督查、會議約談等多種形式,共檢查散裝白酒經營162戶次,召開約談會2次。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散裝食品經營的管理規定,設計制作包含白酒及其生產經營者相關信息的“散裝白酒標簽”3000余份,在散裝白酒經營戶中全面推行,規范標識行為。強化市場銷售散裝白酒準入管理,督促指導經營者嚴格審查供應商資質,索要質量合格證明和銷售發票,確保白酒來源可溯、質量可靠。對索證索票不規范的經營者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23份,共抽檢流通環節散裝白酒74批次,取締無照經營2戶,立案查處經營不合格白酒、不規范經營等違法經營者6戶。
宜賓市食藥監局統一指揮,翠屏區、宜賓縣、筠連縣食品藥品監管局3地聯動,搗毀了7個銷售假冒白酒的窩點,查封扣押名為“新古頭曲”的假冒白酒12000多瓶,并將相關情況通報內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舉搗毀了位于隆昌的生產黑窩點。瀘州市食藥監局重點對白酒中小企業和小作坊虛假標識、以次充好、濫用甜味劑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加強對不規范生產企業的抽檢力度,從源頭確保白酒質量安全,全市已排查散裝白酒生產經營點5527戶,責令整改隱患452處,抽取白酒樣品373批次,不合格24批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0起。
目前,四川省白酒產業確定了“到2017年末,力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比2013年增長40%。”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提出了加快建設和完善質量標準體系、構建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推進標準化生產、強化質量管控、確保食品安全的任務舉措,而該專項整治對凈化四川省白酒市場,促進四川省白酒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