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酒莊自身所具有的體驗性和互動性,為很多酒企借力工業旅游實現品牌推廣提供了平臺。通過在白酒酒莊當中設置參觀游覽、博物館文化展示等環節,消費者得以進一步參與到企業文化與品牌的傳播當中。酒莊所凸顯出的古跡、古井、古窖、古建和古法,讓消費者在親身感受的過程中不僅深入了解了企業的工藝及生產流程,對于培育白酒文化和健康消費習慣也有著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更多的區域開始集中當地特色優勢,打造以旅游業為核心的“特色小鎮”,以期開發地區優勢產業及形象。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據計劃,到2020年,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而對于很多以酒類產業興起和聚集的地區而言,以酒業為核心進行特色小鎮建設,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成為了新政策推動下的新選擇。在此前發布的全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呂梁市汾陽市杏花村鎮、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等以酒聞名的小鎮名列其中。
以區域之名,借酒業之力,“酒旅融合”的發展途徑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2016年,茅臺鎮的白酒產值突破580億元,旅游人數達到268萬人,旅游收入達到22億元,成為時下酒業小鎮發展的先行者。
而在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酒業旅游產業的興起為當地帶來了超過100億元的建設投資,以“中國酒鎮·酒莊”為代表的各類酒業旅游項目也有力帶動了當地就業。此外,在山東蓬萊、浙江紹興、新疆吐魯番、河南洛陽、江西李渡等地,一批酒業小鎮也正在建設當中,成為“酒旅融合”未來可期的新增長極。
主打文化牌
酒業旅游如何應對新機遇
不過,在酒業旅游興起和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打造具有酒業文化和企業特色的旅游產品,成為了很多企業在進軍旅游產業過程中面臨和思考的問題。有觀點指出,酒文化作為特殊的旅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需要綜合經濟、環境和能效等因素,既要彰顯自身酒文化特色,同時也要樹立品牌意識,增強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
例如,四川宜賓通過強化五糧液十里酒城全國旅游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打造中國酒都四千年老作坊長廊,建設旅游度假基地等方式,推動世界頂級白酒生產基地和最具特色酒文化主題形象城市的品牌建設,為白酒文化體驗和酒文化旅游樹立了新的標桿。
而在山東煙臺,張裕建設的酒文化博物館為前來參觀的游客提供了更多親身參與采摘、分揀、榨汁等釀酒過程的機會,對于游客體會葡萄酒文化也有著更深層的體驗。
另有專家觀點指出,在酒業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吸收國外經驗,也需要基于自身特色和實際進行開發,特別是在中國白酒及黃酒旅游方面進行創新,同時還應以過硬的產品質量作為支撐,以實現傳統文化、國際影響力和旅游經濟效應的協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