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主權時代來臨的觀點得到行業的認可,年輕消費群體成為白酒消費關注的重點,青春小酒的概念也隨之興起。其中,江小白是個現象級,俘獲無數青年消費者,堪稱小酒中的“網紅”。
雖然江小白在全國市場依然處于上升的狀態,但在部分已經招商運營的市場已有遇冷跡象,如安徽省會合肥。自江小白2016年底合肥上市,目前才僅有一年多的時間,按照產品生命周期的規律,還遠未達到成熟期。對此江小白應當引起重視,酒食匯記者也隨之展開調研,探尋青春小酒的遇冷背后的原因。
“網紅效應”衰退,江小白水土不服?
江小白最早進入安徽市場是在2016年底,當時安徽小酒市場還處于起步狀態,江小白憑借出色的線上營銷上所建立的品牌影響力,在安徽市場招商過程中勢如破竹,2017年年中期間,江小白每到一地必然有多個經銷商爭搶代理名額。在2017年下半江小白已基本實現安徽所有縣級市場全覆蓋。
據了解,2017年江小白在合肥市區(不含縣級市場)的銷量在800萬-1000萬左右。這對一款剛進入市場的小酒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一年時間取得了很多品牌多年培育才能達到的效果。
但近日,酒食匯從多家合肥主流光瓶酒經銷商處了解到,江小白合肥市場在2018年表現平平,已經沒有了2017年的火爆現象。記者還從部分安徽地區江小白前經銷商處了解到,市場遇冷待的不止合肥一地。
這么一家做的風生水起的白酒品牌,安徽市場僅一年時間就出現明顯的波動,這是為什么呢?
有光瓶酒經銷商表示,江小白的“粉絲”特征明顯,主要是20-30歲的年輕群體,但這一部分人并非經常性飲酒的群體,他們喝江小白更多的是一種跟風,新鮮勁一過就沒有持續消費的動力。
酒食匯記者在市場調研中還了解到,江小白合肥市場遇冷還有另兩個原因:一是合肥市場運營模式由經銷商運營變為廠家直營模式;二是2018年1月份,江小白提價,但終端價格卻沒有提價成功,經銷商利潤降低。
“沒有官方數據,但從市場走訪來看,的確沒有去年那么受歡迎。”安徽一酒企光瓶酒事業部負責人表示。“我認為江小白市場遇冷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招商增長制造了繁榮,江小白此前在很多地方表現不錯,因此招商非常的順利;二是安徽的小酒飲用文化根基淺,500ml/瓶的高性價比產品更受歡迎;三是產品風格可能不適應合肥本地。”
百億市場,“青春小酒”路在何方?
小酒產品和市場是一直存在的,最早的傳統酒企也一直有小容量產品,比如:紅星、牛欄山、小郎酒等。相對于近萬億的白酒市場,小酒的市場容量顯得比較小眾,據行業機構估計,目前小酒市場容量在100億以上,未來小酒市場容量可以達到500億元,在這其中“青春小酒”市場容量更是難以形成規模。
但這并不影響白酒企業入局“青春小酒”市場的熱情,其中不乏有影響力的名酒企業。2017年,洋河小曲亮相成都春糖;2017年11月,古井小罍子京東發售;2018年1月,舍得酒業沱小九發布......
近日酒食匯記者還從市場了解到金種子酒業也攜“蕎小健”進入青春小酒市場,目前以阜陽、合肥為核心市場進行運作。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與江小白包裝類似、傳播類似的產品,如瀘小二、云小白、刁小妹、衡小白等等。
“江小白屬于概念性小酒范疇,不能當趨勢來看,市場上已經成功了一個江小白,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小酒行業還能夠成長的,只可能是如小郎酒類似的有品牌跟品質背書的產品,滿足大部分真正好酒人士的消費需求。”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
有行業專家表示,青春小酒已經高度同質化,除小郎酒、洋河小曲等個別小酒,基本上清一色的“走心”,未能跳出江小白的文創范疇,噱頭太多了,消費者總有看膩的時候。消費者可能會“即興消費”,但不能產生“忠誠消費”。
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80后”“90后”不愛喝白酒了,這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但并不代表不需要喝酒,白酒具有明顯的社交屬性,未來隨著這些人的社交需求逐步釋放,為社交而喝酒恐怕也難以避免。但青春小酒如何融入到主流的社交宴席市場是個難題,只有這個難題解決了才會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