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渴望已久的年份酒行業標準今年年底之前就會出臺,這是日前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向記者透露的消息。可以預見,這一標準的出臺,將對逐步解決年份酒亂象提供依據和遵循,也更有利于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受這一理念的影響,年份酒如雨后春筍涌現出來。然而,真真假假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F實中,有的年份酒里真正的年份酒也許只有一兩滴,有的則是在產品名稱上打年份酒的擦邊球,有的年份酒比建廠的時間還長,簡直成了行業的笑話。
根據標準體系,年份酒企業要取得生產準入資格,且每批次生產量應在中酒協備案。準入制度一旦建立,將消除90%以上的年份酒亂象。
有媒體報道稱,年份酒作為一個標識,涉及消費者的知情權,不是強制性標準,而是一個推薦標準或行業標準,這樣的標準執行力度究竟有多大還值得探討。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涉及行業標準制定過程的民主化、透明化、公開化和程序的公平,要考慮到公眾的利益,也應適度引入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使這個行業標準更準確,有利于消費者,而不僅僅有利于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