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乃至整個仁懷地區的醬香酒企業,去年經營情況或多或少都呈向好態勢。”張明稱,經此前白酒調整周期,純糧釀造的醬香酒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是這輪醬香酒復蘇的主因之一。
“以前我們喝幾塊、十幾塊錢的酒,現在大家更喜歡喝純糧酒,哪怕是貴一點也沒關系,消費升級嘛。”張明補充道。
仁懷市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仁懷市實現白酒產值142.45億元,同比增長36.6%。2018年仁懷市將努力實現800億元的白酒產值,相比于2017年的633.98億元,增長26.2%。
“去年仁懷GDP約640多億元,現在仁懷提出目標是‘沖千億 ’,還有接近300多億的差距,怎么辦?肯定還是要圍繞酒產業‘做文章’,并大力發展旅游業。”仁懷市政府相關人士表示。
大資本繼續進入:有人退出 有人堅守
上一輪白酒“黃金十年”中,作為醬酒重要產地之一,茅臺鎮曾吸引眾多資本入局。2011年,海航集團入股懷酒,成立貴州海航懷酒酒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海航懷酒),并投入巨資進行產能擴張和市場拓展。
海航懷酒官微文章顯示,今年2月,公司完成半年多的戰略調整,所有酒品恢復對外銷售。
“2011年行業最景氣的時候,茅臺鎮幾乎人人都在做酒;每個人都恨不得搞個窖池釀酒去。”張明頗為感慨地說道:后來2012年起,行業連續幾年出現調整,“不少小酒廠都不可避免的停產”。
除海航外,2013年11月娃哈哈集團斥資150億元進入當時正處“寒冬”的白酒業,與茅臺鎮金醬酒業合作,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領醬國酒公司),共同推出領醬國酒。
然而,娃哈哈跨界白酒卻遭遇“酒水不服”。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領醬國酒公司銷售收入為7832萬元,但2015年時為3269.85萬元。2017年,娃哈哈退出領醬國酒公司,后者也隨著新的股東入主而更名。
“近年來,茅臺鎮做酒的企業不少,但能堅持下來、推陳出新、踏踏實實做市場的不多。”兼任仁懷市招商大使的周欣樂深有體會。他同時表示,很歡迎有實力的資本到茅臺鎮來發展,但做醬酒需要腳踏實地和不能急功近利。
2016年來,行業開始回暖后,不少資本也加快對茅臺鎮酒資源的布局。2016年,保健酒龍頭勁酒宣布收購位于茅臺鎮的貴州臺軒酒業有限公司,并在2017年11月正式更名為勁牌茅臺鎮酒業有限公司。目前勁酒茅臺鎮酒業一二期擴建已完成,產能達到5000多噸,公司三期工程正在建設,完成后其年產量將增至1.3萬余噸。
2017年8月,白酒巨頭洋河股份宣布全資收購貴州茅臺鎮厚工坊迎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迎賓酒業)。今年5月7日,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在參加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時表示,公司計劃把迎賓酒業打造成為高端醬香型酒的生產基地之一。另據披露,去年,迎賓酒業凈利仍為虧損。
“近幾年,不斷有資本進入茅臺鎮發展醬香酒,但總體而言,還是相對理性。茅臺鎮當地的小規模酒企確實需要外來資本前來整合,以提升抗風險能力,但從以前經驗來看,有酒業經驗的資本進來可能會更好一些。”張明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