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酒水產能的過度擴張,酒水行業魚龍混雜現象日益明顯,這給各產區的美譽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多年前,國內一個知名的葡萄酒產區因產假造假而逐漸沉寂。
業內人士指出,政府監管作用極為重要,打造出一個產區品牌不容易,維護好這個產區的美譽度更難,政府不僅要有短期的戰術實施,更要有長期的戰略布局。
5月7日,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召開2021年第二次會長(擴大)會。仁懷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陳永康在會上表示:“仁懷整治串酒等行業亂象已取得一定效果,仁懷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十分堅決,將一如既往嚴厲打擊各種損害仁懷產區形象的行為,‘治串’將是今后的常態化工作,力度只會有增無減。”在具體措施上,仁懷市財政將撥劃專項資金3000萬~5000萬元,用于治理規范當地醬酒生產;招聘行業“保安員”,配合公安部門聯合行動;在市區增加檢查卡點,嚴查嚴防食用酒精流入,同時加強對醬香基酒外銷外流的規范管理。
鐵腕治理,打好醬酒保衛戰
“撥劃專項資金”“ 招聘行業‘保安員’”“增加檢查卡點”等,從“源頭”和“出口”兩端共同發力,讓“串酒”等破壞產區秩序、損害產區價值的行為“走投無路”,足見此次市場整治行動的力度和決心。
針對當前酒精“串酒”冒充正宗醬酒的行為,人們期盼有力度的整治,更期盼“刮骨療傷”能夠見真效。
仁懷市某酒業集團負責人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來保駕護航,就會導致產區名譽毀壞,產區內的所有品牌都將跟著遭殃,所以釀酒企業都全力支持政府的這種保護行為,并且用實際行動跟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從根本上杜絕“低劣產品”的出現和流出。
醬香酒之于遵義產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6月,貴州省仁懷市酒業協會發布通知要大力整治“串酒”行為,緊接著,仁懷市相關部門發布《仁懷市整治生產串酒亂象工作文案》,嚴查嚴控串酒行為。
近年來,全國各重點酒類產區也不斷加大對本地酒業保護的力度,如四川宜賓發布的《五糧液酒類生產區生態保護條例》,瀘州市酒業發展促進局印發的《瀘州市推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突破發展若干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南省酒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湖北省提出新五年實現千億產業目標邁進、打造中國酒業“第四級”,都為當地的酒類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和活力。
然而,有專家指出,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需要長期的監管和落實,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接力完成,而不是僅靠一個文件就能實現其目的。
將“治串”工作常態化
2021年成都春季全國糖酒會期間,每一個來自貴州醬香酒的展位前都是人頭攢動,操著全國各地口音的與會者跟布展企業達成了數不清的合作協議。
來自上海的酒水經銷商張慶增在成都期間品嘗了約30家貴州產區的醬酒產品,已經年近80歲高齡的他會后又一個人趕到仁懷市,先后走訪了9家醬酒企業,最后選擇了三款醬酒產品。
“產區是我選擇品牌的前提條件。”張慶增告訴《華夏酒報》記者。
山東煙臺金美名酒城負責人王金杰從成都糖酒會回來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接待了三批來自貴州省酒廠的業務人員,其中既有仁懷市茅臺鎮的,也有金沙、習水的業務人員。
與傳統代理商不同,獨有的品牌運營商更多地出現在貴州的釀酒企業中,其中有在全國推廣品牌的商家,也有需要自身消費定制產品的企業。
江蘇某集團負責人在委托《華夏酒報》記者幫助其選擇酒水生產企業時強調,醬酒首先要選擇貴州省大產區,其次產品的性價比要高。
據了解,今年春季糖酒會后,從成都直接趕到遵義選酒以及酒企接待的參觀人數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而記者在走訪廣州市場時也看到,某酒水連鎖機構貨架上擺放的十幾款醬酒產品中,有80%選用的是貴州產區的產品。
經銷商和消費者對貴州仁懷產區醬酒品質的信賴不是沒有緣由的。“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離開仁懷市同樣釀不出醇正的仁懷醬香酒”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隨著近年來醬酒消費日漸濃厚,仁懷醬酒供求關系越來越緊張,根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茅臺鎮2020年的基酒價格相比往年同期漲幅高達20%-50%,為近10年之最。在這種情況下,個別酒企為了利益最大化,制造銷售“串酒”,嚴重損害了仁懷作為醬酒核心產區的品牌形象和聲譽,嚴重破壞了仁懷經濟的發展。
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周山榮告訴《華夏酒報》記者:“仁懷產區整治、打擊以食用酒精串蒸傳統醬酒的丟棄糟醅,帶點兒醬香味兒就冒充正宗醬酒的行為,是產區上下的一致共識和行動。在仁懷市委、政府的領導下,酒業協會協同各醬香名酒企業,刀刃向內、刮骨療毒,還消費者一個安全、放心、高質量的仁懷產區醬酒。對其他香型和其他產區來說,仁懷的做法難以復制,但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以產區為本的理念值得借鑒。”
采訪中,智邦達營銷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張健表示,當前醬酒市場火熱,我們除了看到市場良好的一面,還要警惕醬酒產業和醬酒市場存在“黑天鵝”事件,一旦發生,對產區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政府包括協會對“串酒”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對產區企業的保護和關懷。當前醬酒產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部分企業市場和品牌運作意識薄弱,無視醬酒產業客觀規律,會擾亂醬酒市場秩序,給行業帶來很大傷害。本次仁懷拿“串酒”開刀,嚴厲整治醬酒市場,為真正的優質醬酒騰挪出更多市場份額,從而加快醬酒市場的品牌集中。
北京正一堂營銷咨詢公司項目總監楊軍對此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說:“政府對仁懷產區、醬酒品類的良性、快速、高規、可持續發展傾注了無限可能。酒企‘自律’將進入行政、法律、協會、社會綜合且立體的‘道德規范、行業規范’新領域!”
因此,仁懷酒協此次鐵腕治理“串酒”,意義不同于以往。將“治串”工作常態化,全力營造安全、文明的飲酒環境,提升醬酒品質、維護醬酒品牌,讓仁懷更多正規企業的利益得到維護,醬香酒的形象得以全面升級。(原標題:鐵腕治理“串酒”,仁懷醬酒“刮骨療傷”能否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