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超越五糧液之后,茅臺與其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規模超過近一倍,五糧液難道一點都不著急?
同在安徽,古井貢酒的營業收入是口子窖的兩倍,但這兩家凈利潤差不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井坊和伊力特,營業收入、凈利潤都差不多,但其實這兩家酒企的毛利率相差20個百分點,怎么做到如此神同步?
隨著2017年白酒上市公司全部交出成績單,斑馬消費對比后發現,一個大趨勢正逐漸清晰:白酒行業的分化正在逐漸加劇。
一線白酒笑傲全國,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一超多強”;二線白酒主攻區域市場和細分市場,口子窖、順鑫農業、古井貢酒、伊力特、山西汾酒各有所長。
二線下白酒的警鐘已經敲響,金種子酒、青青稞酒、維維股份,你們聽到了嗎?
一二線基本定型
隨著年報披露到位,19家白酒上市公司交出了2017年的成績單。
貴州茅臺(600519.SH)繼續領跑,營業收入582.18億元、凈利潤270.79億元、毛利率89.83%三項無人能及,增長速度同樣幾無可比。
當然,除了貴州茅臺,還有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000568.SZ),同樣成為百億級白酒巨頭。
他們構成了中國白酒的第一梯隊,成就了一線白酒企業中 “一超多強”的局面。
二線白酒這個板塊怎么劃分?除了規模,也要考量其在區域市場和細分市場的地位。
口子窖(603589.SH)偏居安徽,體量也不大,2017年營業收入36.03億元,在區域次高端市場“一枝獨秀”,凈利率高達30.91%,僅次于茅臺、五糧液和洋河這三巨頭。
順鑫農業(000860.SZ)旗下的牛欄山,以及古井貢酒,雖然盈利能力一般,但走的是大眾路線,走量型的中低檔白酒深受群眾喜愛。
伊力特(600197.SH)是中低檔白酒中,為數不多的還在好好釀酒的企業,采取“薄利多銷”的模式,盈利能力穩定。更為關鍵的是,公司在新疆市場,基本上沒什么競爭對手。
四大名酒中西鳳酒算是沒落了,但山西汾酒(600809.SH)仍然堅挺。2017年白酒賣了60個億,毛利率70%,凈利潤近10億元。
這些都是二線白酒中的代表。
毫無疑問,一二線白酒企業和品牌代表了中國白酒的未來。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步發展,區域、文化、消費習慣的差異將被逐步平抑,取而代之的是市場集中度的提升。
當然了,中國白酒市場剛剛經歷調整之后的復蘇,分化才剛剛開始。就像一場國際賽事,搞完了淘汰賽,小組賽即將開始。
一二線中還有少量位子,留著給那些沒上市悶聲發財的白酒企業,比如老牌巨頭劍南春,當年“茅五劍”的說法可不是鬧著玩的,當然還有另辟蹊徑的勁酒、擁抱新一代的江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