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完畢,白酒行業的排座次也隨之塵埃落地。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和汾酒依舊穩居行業“前五名”。
具體來看,上述五家酒企2021年營收分別為1061.9億、662.09億、253.5億、206.42億和199.71億。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汾酒營收已無限接近200億,其它四家酒企營收則均在200億以上,這意味著白酒行業“前五名”的門檻正在升至200億。
同時,數據也表明,目前白酒行業僅有茅臺、五糧液營收在300億以上。也因此誰將成為下一個營收突破300億的酒企,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顯然,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都是強有力的競爭者。
2018年洋河以21.30%同比增速實現營收241.6億,當時業界普遍預計,洋河將成為白酒行業第三家營收破300億的酒企。
然而隨后的兩年,洋河發展似乎陷入停滯,成為白酒行業頭部陣營中增長乏力最為明顯的酒企。2019年洋河營收為231億,同比下降4.28%,2020年其營收進一步下滑,以同比8.76%的降幅錄得營收211.25億。
2021年洋河的發展迎來改觀,全年實現營收253.5億,同比增長20.14%;實現凈利潤75.08億,同比增長0.34%。2022一季度延續了這一表現,今年1-3月洋河實現營收130.26億,同比增長23.82%,實現凈利潤49.85億,同比增長29.07%,這為2022年全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若洋河保持一季度的強勢表現,今年大概率將實現300億營收。不過,今年二季度以來,作為洋河重要市場的華東地區,由于受疫情反復影響,這勢必為洋河沖擊300億營收蒙上了一層陰影。
相比洋河近幾年發展的“疲態”,瀘州老窖在近幾年的發展則更為穩健。瀘州老窖2021年營收和凈利均創下上市以來新高。數據顯示,瀘州老窖2021年實現營收206.42億,同比增長23.96%;實現凈利潤79.56億,同比增長32.47%。
結合財報數據縱向對比來看,此前的2018年瀘州老窖與洋河在營收上相差111億,而到了2021年二者的營收差距縮小為47億。顯然,在近幾年市場不確定因素沖擊下,瀘州老窖的抗壓能力更強。
此外,2021年瀘州老窖的毛利率為90.34%,這一數據僅次于茅臺,位居白酒行業第二位,同期洋河毛利率為75.32%。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凈利潤上,瀘州老窖2021年也超越了洋河?梢,瀘州老窖的盈利能力相對更好。
據瀘州老窖官方表示,2022年將營收目標鎖定為237億元左右,顯然今年瀘州老窖并沒有沖擊300億的目標規劃。此前,瀘州老窖方面曾表示,到十四五末國窖1573營收目標為確保300億、力爭400億。從這一目標和時間點來看,到十四五末,瀘州老窖不但營收要超越洋河,更是要重回白酒行業前三。
相對于瀘州老窖的“穩健”、洋河的“疲態”,汾酒近幾年的增速更為“迅猛”。自2019年營收突破百億后,汾酒的發展進一步提速,到2021年憑借42.75%的同比錄得199.71億。這意味僅僅用2年時間,汾酒營收幾乎翻一番的佳績,足見其發展的高質高速。
同時,2022年汾酒延續了這一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汾酒實現營業收入105.3億元,同比增長43.62%;實現利潤37.1億,同比增長70.03%。這是汾酒首次單一季度實現百億+的營收體量,而且單季度凈利潤也創出歷史新高,并超過了2020年全年30.79億的凈利潤規模。
縱向對比來看,汾酒今年第一季度營收超越了瀘州老窖40多億,凈利潤也同步實現反超。汾酒相關負責人近日曾表示,汾酒已到了爬坡過坎的關鍵突破期,未來三年是汾酒的重大戰略發展期,汾酒要在十四五末,進軍白酒行業第一陣營。
從2022年一季度報來看,汾酒具備在2022年沖擊300億可能性。不過,根據汾酒方面規劃,2022年力爭營業收入較2021年增長25%左右。顯然,汾酒同瀘州老窖一樣,并沒有將沖擊300億的目標規劃定在今年。即便如此,汾酒在一季度定調全年的情況之下,其業績更具備強大的沖刺效應。
事實上,汾酒想要重回白酒行業第一陣營,以青花汾為代表的高端產品要進一步達到全國性超級大單品的層次,這樣才能保證高增長和較高的利潤水平;同時,汾酒要繼續推動全國性市場策略競爭,打造多個全國性根據地市場,持續穩定貢獻銷量與利潤,保證營銷組織有效改革與平穩過渡,這樣才有可能支撐其發展目標。
總的來說,在200億區間,洋河“徘徊”多年,瀘州老窖和汾酒屬于新成員,但從各自企業的發展走勢來看,都具備了向300億沖刺的實力,關鍵是速度和質量。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判斷,這三家企業在十四五期間進入到300億銷售規模毫無懸念,重點是誰能更好的找到自身發展節奏和調性,擴大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最終成為白酒市場競爭的長跑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