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端場景的鏈接”過往在茅臺身上不斷上演。茅臺的“國酒”定位并不是單純來自于一場國宴或者幾個將軍的喜好,而是在“高端人群”消費的同時,持續不斷的放大這個故事并且尋求品質支撐。
不可置否的是,高端消費場景在中國是稀缺的,擠占這個資源成為高端化唯一的途徑。每個有雄心的企業,都是試圖顛覆既有的格局,要知道,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前推30年,中國白酒的品牌格局根本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往后再推30年呢?
據經銷商反饋,為了推進夢之藍,洋河對夢之藍在各大推廣體系中執行了單獨的考核。
03、實施配額控貨制,終端價上漲
在戰略層面力推夢之藍升級的同時,洋河開啟了一場調節市場供應和價格的改革。這項改革在市場層面一直不被人關注,但是影響卻很大。
價格方面:16年和17年年初都固定的小幅度提價,目前深圳經銷商反映,終端進貨價格大概漲了8~12塊。江蘇市場海之藍的終端拿貨價格較一年前上漲不低于60元每箱。
“供應量”調整的核心:控貨以及實行嚴格的配額制。細心的人會發現,微博上有人曾爆料了這個消息。據說操作方式是這樣的:經銷商申報計劃,廠里每月根據經銷商上月實際開票確定配額。只有在有配額和有計劃的情況下,才可以出貨。
如果超出配額強行下單,需要執行計劃外價格。這種做法核心是控制市場整體的盤量,如果本月配額沒有用完,下月將削減配額,以反映市場實際需求。
對于市場全國化的企業來說,配額制能夠有效管控市場整體供應,避免區域隨意開單沖亂整體價格。
04、升級品質,升級產品,洋河在重復昨天的邏輯
不論是“海之藍、天之藍”小步快跑式的升級,還是海天夢的序列化升級。洋河在應對整個酒業消費升級上極具前瞻性和戰略眼光。
從現在執行的情況看,效果很好。在商業的競爭中,如果一次成功是好運氣,那第二次再成功,絕不是更好的運氣,而是布局。
只是這個升級的邏輯到今天,需要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大,需要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因為到最后要挑戰的,一定是市場的領導者。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洋河在力推自身的品質升級。三大釀酒基地,最多的窖池數量、釀酒規模和儲酒能力。力推傳統基礎上的傳承創新,健康產品“微分子”以及“夢之藍·手工班”。
相比較科技類行業“超級功能孕育超級品牌”,白酒行業更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淀才能孕育出超級價值,洋河現在在做的就是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