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2013年至2015年這三年的低迷期后,白酒行業在2016年迎來了復蘇反彈。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4月28日,在A股上市的19家白酒企業,已有18家公布了2016年年報,剩下的金徽酒(26.240, 0.58, 2.26%)(603919.SH)也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15家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4家公司凈利潤下滑。
作為上市酒企龍頭,貴州茅臺(600519.SH)2016年營收、凈利潤、人均職工薪酬等指標均領先行業其他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貴州茅臺以每股超400元成為“股王”,每年高額的現金分紅更是令很多“鐵公雞”公司汗顏。有人認為這是價值投資的勝利,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價值投資的盡頭。
19家酒企平均日賺546.17萬元
這19家酒企,合計總營收1319.8億元,平均每家營收69.46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8.86%。其中貴州茅臺營收最高,超過400億元;\*ST皇臺(12.840, 0.32, 2.56%)(000995.SZ)營收最低,僅為1.78億元,僅占前者的0.44%。
分區間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44.600, -0.90, -1.98%)(000858.SZ)、洋河股份(78.810, -1.19, -1.49%)(002304.SZ)、順鑫農業(20.180, 0.20, 1.00%)(000860.SZ)等4家酒企營收超過100億元,這4家總營收930.79億元,占19家總營收的70.53%;瀘州老窖(45.290, -1.21, -2.60%)(000568.SZ)、迎駕貢酒(20.690, -0.81, -3.77%)(603198.SH)、今世緣(13.260, -0.41, -3.00%)(603369.SH)等15家酒企營收389.01億元,占11家總營收的29.47%。
從營收的增幅來看,沱牌舍得(24.700, -0.16, -0.64%)(600702.SH)、瀘州老窖、貴州茅臺、水井坊(22.020, -1.01, -4.39%)(600779)、*ST皇臺等5家酒企的增幅超過20%;迎駕貢酒、老白干酒(22.690, 0.00, 0.00%)(600559.SH)、伊力特(19.440, 0.89, 4.80%)(600197.SH)、金種子酒(8.200, -0.08, -0.97%)(600199.SH)等3家酒企增幅比較低,均在5%以下。
從凈利潤總額來看,這19家酒企總的凈利潤為379.88億元,平均每家凈利潤19.99億元,同比增長9.94%。其中貴州茅臺凈利潤最高,為179.31億元;*ST皇臺利潤最低,為-1.27億元。
從利潤增幅來看,沱牌舍得增幅最高,達到1024.83%,位居第一;*ST皇臺、金種子酒、青青稞酒(18.220, 0.00, 0.00%)和伊力特均為負增長,分別為-95.54%、-66.49%、-7.4%和-1.7%。
以2016年的366天來算,這19家酒企去年平均每家日賺546.17萬元,而2015年這一數據為493.35萬元。其中,貴州茅臺日賺4899萬元、五糧液日賺1928萬元,遠遠高于其他酒企。
10家酒企稅費負擔超過凈利潤
上市酒企的稅費負擔也不輕。貴州茅臺在年報中表示,“白酒行業供大于求、產大于銷的根本狀況沒有改變,市場競爭激烈、限制政策影響、稅負依然較重等沒有改變,大勢依然嚴峻,走向更趨復雜。”
已發布年報的18家酒企去年支付的稅費總額為438.9億元,相比它們的總凈利潤377.7億元,超出61.2億元。有16家酒企的凈利潤低于所支付的稅費,僅貴州茅臺和洋河股份兩家的凈利潤高于稅費支出。
重點來看,老白干酒支付稅費為7.38億元,同期凈利潤為1.11億元,前者是后者6.65倍;順鑫農業支付稅費是凈利潤的4.41倍;沱牌舍得支付稅費是凈利潤的3.58倍;青青稞酒支付稅費是凈利潤的2.03倍。
老白干酒年報顯示,2016年其所支付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高達3.69億元,占其支付稅費49.97%,可見營業稅對白酒行業的影響很大。
在支付職工薪酬方面,上述18家酒企的總支出為146.06億元,低于同期總凈利潤377.7億元。但具體到企業,古井貢酒(48.500, -1.03, -2.08%)、順鑫農業、老白干酒、沱牌舍得、青青稞酒、酒鬼酒(19.760, -0.23, -1.15%)等9家酒企的支付職工薪酬是高于凈利潤的。伊力特支付職工薪酬與凈利潤相近,分別為2.14億元和2.77億元。
這18家員工總數為117783人,五糧液人數最多,超過貴州茅臺,為25551人;*ST皇臺人數最少,僅538人。根據以上計算,這18家酒企的人均薪酬12.4萬元。其中貴州茅臺最高,人均薪酬為21萬元;*ST皇臺最低,人均薪酬僅3.82萬元。
貴州茅臺還有投資價值嗎?
隨著今年4月18日貴州茅臺股價沖過400元,有關它是否還有投資價值的話題引發不少熱議。
最看好貴州茅臺的應數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他近日在微博上稱:“對于貴州茅臺股價年底的高度,按2018年預估業績25倍市盈率測算,年底股價應該在500元以上,不排除上600元;在沒有動蕩,沒有大的經濟危機的前提下,給貴州茅臺30倍估值是非常正常的。這還沒考慮提價等因素,所以到年底600元收市,一點不驚訝,坦然接受!”不過,他也稱,“僅是個人觀點,不一定對。投資有風險,須謹慎!”
此言一出,有關貴州茅臺的投資價值熱議不斷。樂觀者如但斌看茅臺能到600元,也有私募人士認為已經到合理區間上限。“買了的拿著不動,沒買的不敢買”,并且按照100股4萬多元的價格,也不是小散戶敢買的,“喝不起茅臺酒,買不起茅臺股”注定是多數人的現實窘境。
在財經評論員皮海洲看來,“在股價漲上來的時候,就稱這是價值投資的勝利,這是一種病。真正的價值投資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敢于看好某只股票,買進某只藍籌股。目前市場對貴州茅臺的炒作已經從價值投資走向了投機炒作。喊高到600元,讓人想起當年中石油A股上市時,市場人士就看高中石油到80元、100元。結果怎樣大家都知道。”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這是不少投資者追高中石油的慘痛教訓。因此,財經評論員曹中銘提醒,“能買入高價股的,主要是機構賬戶,目前的茅臺并不是小散戶的‘菜’。機構要把貴州茅臺拉到多高,那是機構的事。機構要走其陽關道,散戶走自己的獨木橋,井水不犯河水,這樣或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