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底,2017年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已落下帷幕,為了便于業內人士更好地了解行業近況,葡萄酒研究將匯總各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分析各大企業近來應對市場的策略。
張裕獨占鰲頭,龍頭企業均有盈利
從年報可以看出,不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張裕都牢牢占據“領頭羊”的位置, 2017年,張裕營業收入49.33億元人民幣,占全國規模以上企業整體銷售收入的近50%。此外,營收在10億左右的企業還有威龍股份和通葡股份。中國食品旗下酒品類業務由于2017年不再單獨公布數據,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按照以往數據分析,張裕與長城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占據著主導力量。
從年報來看,通葡股份與威龍股份的營收分別位列第二、第三位。但中國食品(中糧長城)應仍占據第二名單位置,所以通葡股份和威龍股份名次還要順延一名,威龍股份營收排名已跌出前三。
作為曾經排名第三的葡萄酒公司,王朝酒業至今仍未披露其2017年年報。2018年2月其剛剛公布了2016年年報。據其2016年數據顯示,其2016全年營業收入4.52億港元,同比下降27.91%,虧損1.01億港元,同比減少51.23%。
中型企業營收均有突破,中葡股份營收上漲超50%
從年報來看,營收過億元左右的企業有中葡股份、莫高股份及通天酒業和樓蘭酒莊。這四家企業營收較去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中葡股份2017年營收增長51.81%,但利潤卻暴跌806.32%,中葡股份表示利潤的下跌是由于公司業務新起步成本較高所致。通天酒業則表示虧損主要由于收益下調,而銷售及分銷開支比去年上升所致,但虧損額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而四家企業中,只有樓蘭酒莊為新三板上市公司,但近年來其營收卻緊逼主板上市公司。據了解,樓蘭酒莊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在產品層面推出深根系列,迎合大眾消費;在營銷層面,根據不同區域分設不同經銷商,對于不同經銷商在銷售區域、銷售產品種類和價格等方面有所區分,以保證其產品在銷售區域內良性運轉。
可以說,這些企業已經成為了所在省區的龍頭企業,在當地有極高的“統治地位”,消費者對其認知度高,其銷售額的70%都來自于當地市場。但是,他們也將目光投向了全國,甚至在一些外埠市場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文化的了解及越來越多的進口酒進入中國市場,整個市場環境的競爭日趨激烈,對于年收入已經過億元的企業來說,鞏固根據地市場則顯得非常重要。
新三板企業冰火兩重天,太陽谷利潤減少27532.85%
隨著新三板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葡萄酒企業也謀求在新三板上市。在新三板上市的5家生產企業中,有3家盈利,3家虧損。其實,這幾家新三板上市企業只是國內精品酒莊的縮影,很多精品酒莊在國外品評大賽獲獎,但是依然存在銷量難以提升的問題。
在以上6家企業中,芳香莊園的的利潤增長最快,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084.57%%,據了解,2017年芳香莊園不斷挖掘客戶和占有市場份額,同時公司品牌逐漸獲得市場認可,進而使銷售業績較上年同期有了一定的增長。太陽谷2017年公司營收和盈利均大幅下降。營收下降59.89%,利潤更是下降27532.85%。太陽谷表示其2017 公司銷售模式由代理商模式轉變為會員制模式。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公司營銷力度不佳,部分客戶未成功轉換為會員,使得公司客戶存在流失,進而公司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同時,客戶數量的減少,客戶消費偏好發生改變,也使得利潤有了大幅的下降。
對于精品酒莊來說,大多數處于西部地區,而我們都知道葡萄酒的消費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因此,精品酒莊在著力釀好酒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如何在市場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