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財富管理銀行(BNP Paribas Wealth Management)的分支農業法國(Agrifrance)公布,美國的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年度)已經達到12升。雖然很多國家的人均葡萄酒消費量都高于這個數據,不過當這個數據乘以美國3.189億人口時,美國就成了世界上葡萄酒消費總量最高的國家,領先法國和意大利。
雖然如此,歐洲依然占據了全球50%的葡萄酒消費量。其實,從1980年到2013年,歐洲的葡萄酒消費量已經下滑13.8%,為239億升。
在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葡萄酒消費大國時,荷蘭拉博銀行(Rabobank)和國際葡萄酒與烈酒數據分析公司(IWSR)都把美國列為“最具吸引力的重要葡萄酒市場”,這部分得益于美元最近的強勢和中國等重要市場的發展趨緩。
從生產力來看,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指出,全球現在共種植750萬公頃葡萄,比1995年減少4%,2013年全球葡萄酒生產量為279億升(372億瓶)。
其中,12個主要葡萄酒生產國的葡萄酒生產總量占全球總量的65%,最大的3個生產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葡萄酒生產總量占全球總量的47%。
歐洲古老葡萄酒生產大國雖然依然是葡萄酒生產的領隊,不過新世界生產國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在葡萄酒生產方面發展迅速,從1995到2013年,其葡萄酒生產總量已經飛漲370%。
意大利在葡萄酒生產量(44.9億升)和出口量上都排世界第一,而法國是葡萄酒出口額最高的國家。據法國農業部(FranceAgriMer)報告,法國葡萄酒的平均出口價格為7歐元/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62歐元/升。
法國葡萄酒在出口方面的價格優勢主要是受到優質葡萄酒產區波爾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和香檳(Champagne)的推動,這三個產區的葡萄酒的平均出口價格分別為9.7歐元/升、10.6歐元/升和15歐元/升。
總的來說,從2000年到2013年全球葡萄酒出口量提升63%,出口額提升87%,其中出口量占生產總量的35%,為130億瓶。
對于世界葡萄酒版圖所發生的以上變化,農業法國的主管本諾特•萊謝諾(Benoit Léchenault)作出如下評論:“葡萄酒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市場。雖然競爭日益激烈,很少品牌能夠真正達到國際化的水準,不過優質葡萄酒領域的發展很有希望。”
因此,他總結:“盡管葡萄園交易仍是一些有經驗的代理商的天下,但它潛在的投資價值仍然吸引著法國和國外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