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五糧液在四川宜賓舉行種糧大典。五糧液集團(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表示,“十四五”期間圍繞“高質量倍增工程”,五糧液將現有100萬畝專用糧基地升級建設至200萬畝,為品質五糧液筑牢堅實核心,在工業反哺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上展現更大作為。
恰逢谷雨節氣,位于翠屏區李莊鎮的左灣五糧液專用糧基地萬物勃發。上午10時24分,主題為“播種希望之糧,釀造和美之味”的種糧大典準時舉行。隨著授秧儀式、栽秧環節、種植體驗等活動次第展開,一株株糯紅高粱秧苗隨風搖曳,將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祈福寄予2022年,賦予五糧液“和美釀造”更多意義。
圖為2022五糧液種糧大典現場
“糧為酒之本”,釀酒行業源于糧、興于糧,高品質美酒離不開高品質原糧。五糧液始終遵循“種、釀、選、陳、調”美酒五字訣,把“種糧”作為五訣之首、佳釀之基。據了解,為種出高品質原糧,五糧液積極布局以宜賓為核心、四川為主體,兼顧國內部分優質產區的專用糧供應體系,最大限度保證釀酒原糧供應充足、品質優良。
此次活動舉辦地——左灣五糧液專用糧基地以種植水稻和本地糯紅高粱為主,面積3000余畝,是宜賓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的示范點和五糧液重要的生態參觀景點。該基地今年將升級作為“宜賓糯紅高粱”定制基地的核心點,新建糯紅高粱漂浮育秧現代化大棚、糧食收儲中心等產業設施,力求打造成為五糧液全國釀酒專用糧生產基地的標桿。
“建好田間‘第一車間’,以‘和美種植’保障‘和美五糧’”。曾從欽表示,五糧液致力將專用糧基地建設打造成集原糧種植、科技示范、酒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第一車間”、觀光農業的典范,并以此構建政府、企業、農戶“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互利共贏機制,以農戶增收、企業增效、消費者放心的和美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糯紅高粱栽種現場
農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認為,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種好糧,才能釀出美酒。希望五糧液繼續推進釀酒專用糧研究和專用糧基地建設,在解決酒企專用糧需求的同時,帶動一方農村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是打造“生態、品質、文化、數字、陽光”五位一體、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五糧液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近年來,五糧液依托專用糧基地建設,推進專用糧種植標準化、精準化、智慧化管理,構建起“從一粒糧食,到一滴美酒”的全程可預檢、可溯源、可管控的質量標準體系。
據了解,迄今,五糧液是白酒行業唯一四次榮膺中國質量管理領域最高榮譽的企業。2019年,五糧液參與成立國內首家省級以上釀酒專用糧研究平臺——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品種選育和技術創新,為行業釀酒專用糧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高粱產業首席科學家鄒劍秋、中國杰出水稻專家鄧華鳳等專家對五糧液升級建設定制化釀酒專用高粱基地給予高度肯定,認為五糧液基地建設將推動釀酒專用糧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既解決了酒企專用糧的需求,又帶動了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對于全面助力川酒品質、品牌、文化、市場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升級建設釀酒專用糧基地這一舉措,曾從欽表示,五糧液將不斷為消費者釀造高品質美酒,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酒企,以大國濃香的責任擔當,和美五糧的初心使命,續寫中國酒王的時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