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營收同比增長2 .11%至315 .74億元,凈利潤高達153 .5億,增長1.41%,這是白酒龍頭茅臺近日公布的年報信息。對比五糧液上周營收和凈利分別大降15%和26 .81%的成績單,兩大白酒龍頭業績一增一降,讓雙方的營收差距拉大到百億。
“差距的拉大,有著五糧液過分依賴于大戶,沒有適當控量、對品牌建設忠實度不夠歷史原因。”資深白酒營銷專家鐵犁指出。面對2015年經營預期,五糧液力爭平穩,而茅臺僅保守圈定1%增長,這意味著2015年雙巨頭的壓力還沒有完全消除。
百億差距的歷史原因
年報量利齊增之下,貴州茅臺一季度業績大爆發,營收大增14.69%至85.44億元,同比增收了11億。凈利潤更是大幅增長17.99%至43.65億元。
雖然在利潤指標上,近幾年茅臺優于五糧液,但作為白酒大王的五糧液,其銷售額在2012年前一直領先于茅臺。2012年,五糧液和茅臺的營收分別為272.01億元和264.55億元。
然而事隔兩年,茅臺在營收上反超五糧液105.63億,凈利潤更是五糧液的2.5倍。2014年,五糧液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10.11億元和58.35億,同比下滑15%和26.81%。
“五糧液現在的處境其實早在10年前就埋下了隱患。”鐵犁對南都記者稱,這些隱患包括在行情好時過份依賴大戶,沒有適當控量、對品牌建設忠實度不夠等。
在報表某些指標上,也可以看到兩大白酒龍頭目前境況的差異。預收賬款這個指標反應的是經銷商大款的積極性,截至2014年12月31日,貴州茅臺預收賬款比年初大幅降低51.52%至僅14.76億元。但一季度,這個數字攀升至27.9億元。而五糧液2014年末預收賬款僅有8.58億元。
在對大商的依賴程度上,2014年五糧液前5大客戶的銷售金額為50 .22億,占五糧液總銷售額的23.9%。而茅臺對大商的依賴則沒有那么嚴重,其前五大的銷售僅為15 .19%,占比僅為4.81%。
將重心向消費市場轉移,這與茅臺一季度業績爆發增長不無關系。茅臺一位內部權威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一方面是隨著消費群體增加,茅臺市場需求在擴大;另一方面公司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對銷售節奏進行適度調控。
量和價的平衡壓力
對于2015年的經營目標,五糧液在年報中坦承,公司面臨更多的挑戰和競爭,經營目標是力爭實現業績平穩。而一季度已增收11億的茅臺,2015年的營收預期增長目標僅約3.2億。
這意味著,雙巨頭均感覺到2015年白酒市場的壓力仍在。資深白酒營銷人、行意互動商業管理機構董事長晉育峰對南都記者稱,2015年五糧液還會有一年艱難日子,“五糧液并未擺脫對大商的依賴。”晉育峰指出。
2014年,大商日子的不好過,讓五糧液不得不“幫扶”經銷商,允許經銷商“賒賬”。目前距離五糧液下調出廠價已經一年,然而目前五糧液的價格倒掛現象還沒完全解決。有廣東的經銷商稱,52度普五的出廠價是609元,但批發價僅在550元左右。
在晉育峰看來,經銷商打款即意味著虧錢,雖然酒廠會有補貼,但補貼是事后的,也會影響經銷商的積極性。“價格倒掛,經銷商已經撐了兩年了,能否再撐不好說。”晉育峰指出。
不過鐵犁指出,目前五糧液的社會庫存和經銷商庫存已逐步消化,至于價格的倒掛,鐵犁認為短期內或難以解決。
至于茅臺,在一季度業績飄紅之下,鐵犁認為,茅臺的市場壓力在下半年會顯現。其指出,近幾年茅臺一直在上量,預計去年的銷量已經接近1.8萬噸。
如果從這個層面看,似乎可以理解茅臺為何在一季度開門紅之下對全年預期如此保守。“我一年的配額有十幾噸,如果放開了賣,賣二三十噸沒有問題。”某茅臺經銷商對南都記者稱,有很多大戶春節前已經完成了過半的配額。不過該經銷商也指出,現在茅臺的貨源很緊張,茅臺不給提前提貨,而如果從其他大商處作內部調酒,調酒的價格在850元左右,比出廠價高大約30塊。
這似乎暗合茅臺在去年經銷商大會上提出的不增量、不降價、不新增經銷商的政策。在上述茅臺經銷商看來,茅臺的這個政策,讓今年的價格比較穩定。對茅臺而言,其今年的目標不是追量,而是保住自己在800元以上的價格帶一枝獨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