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16年洋河封藏大典如期在蘇酒集團(洋河股份)舉行,本次大典以“泗水古國,洋河漢酒”為主題,吸引了4000多位海內外的嘉賓前來參加祭拜和觀看。
此次舉辦封藏大典的場地是蘇酒集團三大原酒釀造基地之一的泗陽釀酒基地,封藏酒是洋河漢酒。在封藏大典上,我國著名白酒專家、白酒泰斗沈怡方親臨現場鑒酒,給予了洋河漢酒極高的評價,盛贊“綿柔甲天下,漢酒醉乾坤”。蘇酒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雨柏也形容說,“飲一杯洋河漢酒,追憶先秦古漢的風花雪月;藏一壇洋河漢酒,靜聽華夏文化的千年之聲”。
其實,白酒行業封藏大典的舉辦,是將我國傳統文化,或者說是傳統的酒文化,以創意形式具體的展現出來。這樣一來,我們既從封藏大典回味著傳統文化的燦爛輝煌,也表達了我們對于白酒的代代延續、薪火相傳的那份文化精神與匠心情懷,而這也就是白酒的精神品質。
當前,有的傳統行業因文化創新不足而被時代逐漸遺忘,有的傳統行業則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度追逐時尚卻迷失本質,市場生命力走向萎縮,而白酒文化也面臨著類似的窘況。
如今是網絡時代、全球化時代,這對傳統白酒文化構成了強烈沖擊,白酒既要迎合時代風尚的轉變,又要保持白酒獨有的文化格調與品位,而封藏大典的舉辦正是在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點,以便將白酒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社會,促使白酒文化發揮它更大的商業價值。
眾所周知,目前行業深處調整期,此時舉辦封藏大典,業內人士指出,這對企業自身和行業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對企業而言,可以順勢推出某款酒水,為企業自身發展拓展新的增長點;對行業而言,具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中國白酒是世界蒸餾酒當中的重要代表,其生產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并且白酒也獨居精神品質,但時至今日白酒的這種特殊價值并未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同,嚴重局限了白酒市場的發展,這或許也是封藏大典所要傳遞的另一種訴求。
白酒本身就是糧食的精華,即所謂酒是糧食精。白酒的來源說明其要獨具物質基礎,而白酒中復雜的香氣、獨具一格的風味以及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其更是酒中精華。天地萬物是奇妙的共存體,而我們人類五官所對應的五感可以對白酒的進行一一的鑒賞。
我們可以通過視覺去感知酒的色澤、狀態,可以通過聽聲音可以辨出酒的清濁、新老,可以通過口味觸覺去感知酒的粘稠、綿柔、爽滑等,通過嗅覺去感應白酒的復雜香氣和香型,也可以通過手捏、搓等觸覺感知酒度、純固態發酵比例及質量檔次。
現實中,我們在許多的品鑒體驗中可以感知白酒香氣幽雅、口感舒適,從而獲得清心舒暢、心曠神怡、自然唯美的精神享受,而這就是白酒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的軌跡。
白酒歷來它的精神訴求大于它的物質訴求,我們不禁要問,白酒為何始終存在于歷史長河之中并綿延傳承至今?白酒傳承的動力源何在?說白了,白酒所承載的是我們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讓白酒生生不息綿,也鑄就了白酒的精神品質。
如果沒有白酒精神品質的支撐,我們數千年的文明歷程會演變成何種模樣?是歸于白開水一般的無味,還是仿若涓涓細流一樣的平淡;是猶如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一般的乏味,還是終極一生歸附于廟堂一樣的無趣。
如果沒有白酒精神品質的廣博,那有曹孟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之情,那有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的閑情雅致,那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馭宇胸懷,那有歐陽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生豪邁;又那有杜子美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放浪形骸,那有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的愛國悲壯,那有李清照黃昏東籬把酒的愛意思綿,那有唐伯虎但愿老死花酒間的瀟灑不羈。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軟實力已成為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當中,乃至國與國之間競爭的關鍵因素。我們唯有以傳統文化渲染白酒,以白酒承載傳統文化,這樣行業未來的發展才會有更加廣闊的空間。
日前,封藏大典的舉辦正是以現代、生動的方式展示,將白酒的精神品質呈現于公眾面前,乃至以酒為題材,倡導一種文明、高雅的生活方式,這是白酒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事實也證明唯有恪守傳統、堅持本源,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向傳統致敬,將傳統白酒文化發揚下去是每一個釀酒人、釀酒企業的責任,這大概也是舉辦封藏大典的另一大原因所在。
簡言之,封藏大典實際上是對傳統酒文化的一種弘揚,對“酒魂”“酒道”“酒禮”的再發現。封藏大典作為白酒行業展示釀酒行業慎重追遠和敬畏自然的傳統,行業需要把這種傳統內化為中國白酒的精神品質之一,從而提升白酒形象,進而早日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