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貴州茅臺因涉嫌財報造假被推上行業風口浪尖。據了解,茅臺發布2016年業績公告后,因營收、凈利實現雙指標增長而備受矚目。但微博名為“揚韜”的職業投資人在研究茅臺財報后提出質疑,茅臺或為高管股權激勵,隱藏45.66億元利潤。
該職業投資人在《茅臺財報涉嫌造假:隱藏利潤45.66億或為方便做股權激勵》一文中指出,茅臺母公司的營業成本基本是茅臺酒的生產成本,合并報表的營業成本也是茅臺酒的生產成本,兩者的數據應該基本一致。2016年,母公司報表營業成本40.12億元,合并報表營業成本34.1億元。兩組數據不符,且差距較大。
此外,茅臺2016年合并報表中,預收賬款近17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93億元;合并報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達375億元,遠高于茅臺凈利潤167.18億元。這意味著,茅臺銷售公司已經收到經銷商的訂貨款。但茅臺母公司營業成本數據比合并報表高出6億元,說明茅臺銷售公司存有很多茅臺酒。茅臺銷售公司在收取經銷商預訂貨款后,還存有大量貨物,這種錢貨“兩把抓”的現象具有疑點,很有可能茅臺銷售公司已經發貨給經銷商,但沒有確認銷售收入,部分利潤因此而被隱藏。
同時茅臺消費稅也被懷疑虛增。具體來看,茅臺2016年消費稅為50.95億元,同比增長105%。但假設茅臺的消費稅跟茅臺酒收入完全匹配,反推可得,2016年茅臺的消費稅應為29.56億元。2016年茅臺消費稅因此虛增21.39億元。綜合來看,茅臺少披露的收入和虛增消費稅疊加,致使該集團去年被疑隱藏利潤達45.66億元。
投資行業人士對此表示,茅臺隱藏利潤或為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記者就此事致電茅臺官方發言人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對方始終以事務繁忙為由,未正面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