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在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和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中具有重要地位。
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安徽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造強省建設)規劃》和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等精神,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日前印發《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加快推動“十四五”時期安徽省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兑巹潯分攸c提及白酒制造業,并將其放在了全力發展的優勢產業首位。
01、營收占比7.8%、利潤占比27.1%,擎旗安徽食品工業
安徽酒業因時代而新生。建國之初,在整合當地知名釀酒作坊的基礎上,古井、口子、臨水、高爐、金種子、明光酒業、皖酒、迎駕、宣酒等酒廠先后成立,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腳步,成為安徽工業的佼佼者。一個城市、一個酒廠、一段傳奇,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布滿江淮大地。
現在安徽酒企超5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110家,4家在國內主板成功上市,在全國省份中并列第一;產生1家百億級企業,2家50億元級企業,2家10億元級的企業,3家5億元級的企業,多家億元以上的企業;創造直接就業人數15萬人以上,帶動上下游產業就業人數800萬人以上。
因此,白酒行業內歷來有“東不入皖,西不入川”的說法。一句話道出了安徽白酒競爭之激烈,道出了徽酒對本土白酒市場的壟斷,更道出了徽酒在整個全國白酒市場中的地位。
2020年,安徽規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75.3億元,其中規上白酒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5億元,約占全省規上食品工業企業總營收的7.8%;規上食品工業企業211.6億元,其中規上白酒企業利潤總額57.4億元,約占食品工業總利潤的27.1%?梢哉f,白酒產業是安徽省食品工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02、首位主推,構建“品牌強、品質優、品種多、集群化”發展體系
但近年來,徽酒傳統的渠道與終端戰略增長遭遇天花板,同時,徽酒面對黔酒、川酒等核心產區品牌酒的大舉進入,外部市場競爭逐漸被一線名酒與區域名酒雙重擠壓,帶來省內根據地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也給安徽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命題。對此,《規劃》將白酒制造業放在了全力發展的優勢產業首位。
在發展目標上:以現有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金種子酒四家白酒上市企業為基礎,打造一批在國內具有更高知名度和競爭力的白酒企業,建成全國優質酒生產、研發和原料、包裝基地,構建“品牌強、品質優、品種多、集群化”的安徽白酒產業發展體系,提升安徽白酒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
在發展路徑上:順應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趨勢,不斷優化白酒產業布局,堅持“產區+基地、數字+智能、質量+安全、精品+名品”, 持續推動白酒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品牌升級、產業升級,全方位提升白酒產業核心競爭力。按照規;、集約化原則,引導市場要素資源向優勢產區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打造產業基地集群。
支持白酒企業合作、并購,實現優勢互補,擴大產業規模,培育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加強品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企業。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智能設備投入,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提高企業工藝流程、生產裝備、過程控制等環節的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水平。支持白酒企業注重科技創新,建立企業標準體系,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支持企業爭創“中華老字號” “國家工業遺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講好品牌故事,創建特色小鎮,促進酒旅文化融合,推進安徽白酒品牌向中國品牌、世界品牌轉變,推動白酒行業從品牌帶動向文化引領轉變。鼓勵白酒企業加大出口貿易、文化推廣、海外開拓,進一步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
03、四大保障,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規劃》還指出,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疫情影響廣泛深遠,貿易局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需要進一步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以白酒制造業為代表的食品產業提供四大保障:
一是加大政策引導。加強組織協調,發揮部門合力;運用好制造強省、民營經濟以及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人才等政策,持續推進食品工業提質擴量增效,推動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學研合作。依法依規引導科技、資金、人才、平臺、項目等發展要素向優質企業、優質園區聚集。
二是營造發展環境。落實“一改兩為”部署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一流營商環境。繼續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大力宣傳企業誠信、安全生產,激勵企業誠信守法行為。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落實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企業主體責任,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加強食品安全本質管理。常態化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提高服務效能。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在加強政企溝通聯絡、推進“雙招雙引”、搭建行業發展平臺、促進跨區域開放合作、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三是加強產業合作。加強長三角區域產業協作分工,促進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匯聚要素,做強增量,推動補鏈強鏈延鏈。開拓省外、境外優質原料基地和市場,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促進產品、服務、資本出口,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參與國際競爭。鼓勵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食品博覽會等知名展會,引導企業積極開拓市場。
四是強化人才支撐。充分發揮企業家和科技人才的關鍵作用,加強食品工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大食品專業技術實用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與產業精準對接,與相關企業合作開展精準培養,積極開展實用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才隊伍。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引導各類人才積極參與食品工業發展,為食品工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原標題:營收占比7.8%、利潤占比27.1%,擎旗安徽食品工業,“十四五”白酒產業首位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