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瓶蓋,遠遠聞到一股酒香,微黃略帶濃稠的液體順著杯壁流至杯底,稍稍抿一口就感覺唇齒留香,甘飴醇厚。
這是杭州人溫先生前些天在酒局上的真實感受,組局的和參與者都是茅臺的鐵桿粉絲。他們開的這瓶飛天茅臺產自2008年,市場零售價在4000元左右。在溫先生的圈子里,這樣的聚會基本上每月一場,當然不是每場都那么奢侈,但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喝當年生產的新酒。
眼下,像溫先生這樣老酒愛好者正在幫茅臺撐起一個次新酒的消費市場,他們偏愛稍有年份的酒,有持續消費能力,愿意為白酒的時間價值多付點錢。
茅臺時興論年賣
在杭州文三西路的一家茅臺專賣店,各個年份的茅臺酒一字排開,幾乎每個年份的酒都有對應的價格,店經理正在向顧客推銷2013年的茅臺,“只比新茅臺貴兩三百元,口感要好上很多。” 放在兩年前,她很少會做這樣的推薦,因為很少有顧客認可她的這套說法。
同樣工藝生產出來的酒,出廠時間差幾年,會有那么大差別嗎?溫先生他們的回答是:有,而且很明顯。特別是茅臺,只要放1年就會有差別。
據說,由于醬香型白酒的特性,茅臺存放一段時間后辛辣味會明顯減少,口感變得更柔和。簡單來說,就是變得更好喝了。
“現在不少熟客點名就要老一點的酒,覺得新酒味道太沖。”店經理說。她所指的老酒多為2000年之后的酒,用“次新酒”來形容更為合適,根據酒齡不同,這些酒的身價也有所區別。
比如,一瓶2016年的新飛天茅臺零售價為950元,2015年的就要1000多元,2012年的要1400元。如果是2000年出產的原箱飛天或五星茅臺,單瓶的零售價要7000元。
茅臺論年份來賣并不稀奇,但此前多按5年、15年、30年的陳酒來賣,不像現在年與年之間有那么清晰的價格區分。而得益于這些年茅臺價格的下降,再加上市場培育,喜歡喝有點年份茅臺的人群顯著增加。
“以前來買的顧客還會問為什么差一年的酒就要加價,現在更多是想要個更合適的加價。”曹宗明經營著兩家久加久連鎖店,他說現在賣得最好的是2014年前后的茅臺,因為口感和價格都比較合適。過去兩年,他店里這類茅臺的銷量翻倍。
過去一年
“次新酒”漲價20%
這種變化并不是憑空產生。早在2008年,茅臺酒就開始推廣陳年酒的概念,陳年茅臺屢在各大拍賣市場創出天價。2010年在西泠印社的秋拍上,一瓶1958年產的土陶瓶茅臺拍出了145.6萬元,“一瓶酒抵一套房”的說法不脛而走。
炒作陳年酒并不是茅臺酒廠的本意,他們更多地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消費者意識到老茅臺的價值,推動消費市場價格的上升。
從2011年起,不少茅臺專賣店開始把陳年茅臺擺到顯眼位置。最近一兩年開始重點推廣2000年之后的茅臺,這個市場漸漸得到了資金的關注。
一位茅臺經銷商透露,過去一年,2000年之后的飛天茅臺平均價格漲了近20%,漲幅較大的是2010年之前的茅臺。個別有條件的經銷商和消費者也開始囤積老酒,“現在2012年之前原箱的茅臺幾乎斷貨,2013年、2014年的也在迅速被消耗。”
去年,曹宗明囤了一批7、8月份的酒,到現在每瓶價格上漲了70元。次新酒價格的上漲,讓他的老顧客正在將買新酒作為一種保值手段——在白酒市場逐漸回暖的情況下,他們希望今年新買的飛天茅臺一年后能值更多錢。
“其中大部分還是想放一兩年后喝掉,少部分可能有投資的想法。”他認為次新酒的這波上漲一定程度上受茅臺整體價格回暖的影響,不能簡單地把它當成投資品。
高端白酒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不過不管怎樣,高端白酒漫長的冬天似乎漸行漸遠。從去年年底開始,包括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品牌紛紛對旗下核心產品進行提價,提價的趨勢一直持續到現在。
在不久前舉行的品牌營銷工作會議上,五糧液披露,從3月26日起,52度水晶瓶五糧液的出廠價將從659元/瓶漲至679元/瓶。此外,包括五糧液1618、低度五糧液在內的其他五糧液系列產品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這是繼去年8月大幅上調出廠價之后五糧液的又一次調價。對此,五糧液稱,“2015年下半年以來,白酒行業出現復蘇趨勢。從五糧液公司來看,繼去年提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后,今年春節期間52度新品五糧液市場動銷良好,終端需求得到有效激活和釋放,渠道庫存處于合理狀態”。
早在今年元旦,郎酒集團發布通知,提高紅花郎全線產品的出廠價格。在此之前,瀘州老窖高層在股東大會上透露了2016年的提價計劃。
密集提價,意味著高端白酒的寒冬真的要過去了嗎?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業界尚無一致定論。但有一點似乎可以明確,即便寒冬沒有過去,今年也不會再冷,高端白酒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