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30日,2022年四川省優質白酒產業推進會在綿竹召開。
會上透露,2021年,四川全省294家規上白酒企業累計生產白酒364.1萬千升,同比增加3.7%;完成營業收入3247.6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655億元,同比增長23.7%。
同時,川酒強化產區優勢和龍頭效應,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節奏,持續強化行業領先優勢。
此次,川酒“亮家底”的背后,釋放哪些明確信號?川酒又將在哪些方面實現自我超越?
1、硬核川酒,“數”見真章
會上,四川優質白酒產業聯系機制辦公室通報了2021年優質白酒產業推進工作情況及2022年工作主要考慮;審議《2022年優質白酒產業重點任務清單》《全省優質白酒產區創新升級行動實施方案》。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曲木史哈指出,過去兩年,四川全省優質白酒產業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復工復產、穩定恢復、轉型升級等各項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產業展現出較大的發展韌性。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馮錦花通報2021年全省優質白酒產業工作推進情況及2022年工作要點。其中,關于川酒的一系列核心數據,比如規上企業數量、產量、營收以及利潤等引發業界高度矚目。
一是規上企業數量和產量。2021年,四川全省規上白酒企業數量294家,累計生產白酒364.1萬千升,同比增加3.7%。
規上白酒企業的標準為年銷售收入2000萬以上(含)的企業。盡管目前全國的規上白酒企業數據尚未披露,但是結合過去幾年的變化,規上白酒企業由2015年的1563家減至2020年1040家,規上企業數量整體減少了33.46%。
大家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近年來,酒業并購整合的速度,以及產業競爭的加劇,產業集中度的大幅提高。在這個集中趨勢的背后,川酒近300家的規上企業數量,在全國的份額占比都是排名前列的。
橫向對比全國數據,即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1-12月全國釀酒數據情況,白酒行業規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715.63萬千升,同比下降0.59%。
川酒規上白酒企業的產量為364.1萬千升,同比增加3.7%,約占全國規上白酒產量的50%以上。加之二者之間,還有“一降一升”的相對變化。
二是,川酒的營收和利潤。川酒規上白酒企業完成營業收入3247.6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655億元,同比增長23.7%。
同樣的,2021全年,全國白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033億元,增長18.6%;利潤總額1702億元,增長28.74%。
這兩大數據對比,進一步顯示出川酒領先全國的既往優勢在擴大,是川酒結構優化的顯著成效,也折射出白酒產業競爭加劇、分化發展、快速集中的情況將成為常態。
對于川酒的最新“成績單”,四川省領導聯系指導優質白酒產業機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解讀,“主要指標回升明顯,總體效益越來越好,產業發展處于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校長羅惠波表示,“產量個位數增長,營收兩位數增長,利潤增幅最大,川酒產業正在向效益型轉變!”
2、產區優勢,放大川酒機會
根據2021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四川將壯大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在去年6月發布的“川酒十二條”,明確支持瀘州、宜賓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支持成都(邛崍)、德陽(綿竹)、遂寧(射洪)、自貢(富順)加快建成全國優勢白酒產區。
在本次優質白酒產業推進會,川酒幾大產區的最新數據權威發布。
其中,宜賓產區1635億元、瀘州產區1085.6億元、德陽產區213.2億元、遂寧產區57.2億元、成都產區54.4億元……這幾大主產區營收占川酒3247.6億元總營收的93.8%,相比以往集中度持續提升。
以德陽產區為例,德陽綿竹是本次會議的舉辦地,也是川酒的主產區之一,還是中國名酒劍南春的故鄉。
在會議期間,曲木史哈一行為劍南春大唐國酒生態園揭牌,詳細了解劍南春集團公司發展情況、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以及綿竹市白酒產業發展情況。
一直以來,綿竹將白酒作為傳統支柱產業重點發展,培育出以“劍南春”為龍頭,“東圣”“杜甫”“綿春貢”“碧壇春”等在內的一批知名企業及品牌。
德陽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何明俊表示,德陽將圍繞建設全國優勢白酒產區,著力打造“一核一區一圈”。
“一核”,即以劍南春為核心,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做大做強做優,提升劍南春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一區”,即以綿竹名酒食品工業園為基礎,加大市場拓展、品牌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劍南春大唐國酒生態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引育一批領軍企業、單打冠軍,擦亮“世界美酒特色產區”金字招牌;
“一圈”,即以跨界融合為重點,進一步挖掘酒文化、講好酒故事,推動“白酒+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構建高水平產業生態圈,營造劍南春這棵參天大樹更加枝繁葉茂、小微酒企百花齊放的酒業新氣象。
力爭到2025年,德陽市白酒產業產量超過35萬千升、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為推動川酒振興貢獻更多德陽力量。
3、龍頭帶動,川酒持續向上
在中國白酒版圖中,川酒長期位居第一集團軍的領先位置,“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以及低調的原酒企業,共同構成了業內熟知的川酒發展主力軍。
目前,川酒“六朵金花”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舍得四家“上市金花”,以及還未登陸資本市場的劍南春、郎酒。
川酒“十朵小金花”則包括豐谷、仙潭、文君、金雁、三溪、古川、小角樓、敘府、江口醇、玉蟬十家川酒企業,與川酒“六朵金花”形成白酒企業矩陣。
今年3月14日,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發布首屆四川省原酒生產企業20強評選結果公告,川酒集團、今糧造、巴蜀液等20家企業入選。
這無疑將大大提高川酒陣營中優勢原酒企業的知名度,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川酒陣營的持續壯大,得益于優勢產區的協同發展,還有龍頭企業帶動下,川酒企業的矩陣式、梯度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共同推動川酒的持續向上。
當然,從絕對數量上看,除了“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以及剛剛出爐的原酒20強等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白酒企業,還有將近250家的規上白酒企業以及眾多的中小酒企尚未廣泛進入人們的視野中,缺乏足夠多的關注。
在川酒產業集中度繼續提升的大環境下,它們在市場競爭、品牌打造和市場建設等方面面臨巨大壓力,同樣需要行業予以充分重視和發展指導。
4、2025年,突破4000億!
據悉,在會議審議的《全省白酒優勢產區創新升級行動實施方案》項目清單中,川酒共列出30多個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千億元,多數都將在2025年底前竣工。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項目主要鎖定在幾大優勢產區范圍內,涉及數智化技改項目、產能儲能升級建設項目、‘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發展環保項目等。”
按照目前發展規劃,到2025年,四川將初步建成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川酒產業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
北京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曾表示,“川酒整體優勢明顯,一是名酒優勢,二是產能優勢,三是原酒優勢”。
按照《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部署,川酒要發揮全國唯一的“濃醬雙優”獨特優勢,加強長江上游優質濃香白酒核心區和赤水河流域醬香酒谷的綜合保護利用。
除成熟有力的川酒濃香板塊外,郎酒、潭酒、川酒集團川醬等也在努力做大川醬的市場優勢和品牌聲量。
日前,郎酒股份剛剛發布“郎酒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這被視為郎酒的“產品基本法”,對郎酒的醬香產品給出了品質的硬約束,同時印證其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決心。
業內有聲音提到,這是否會成為醬酒的一面“照妖鏡”?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的回應頗為有力,“如果是,首先照到的是郎酒自己,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正大光明、陽光透明地接受消費者和社會的監督”。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郎酒作為川醬核心力量所展現的自信與底氣,敢于自己給自己先定規則、守規則,一路堅守、壯大、長跑。
立足更高站位思考川酒發展,川酒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充分發揮好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行業領先的產業優勢,把好“方向盤”、做好“新文章”、下好“先手棋”、筑好“壓艙石”,持續刷新自我超越的川酒新紀錄!(原標題:川酒“亮家底”,自我超越的密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