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將錯失中國紅酒市場紅利期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價值高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其醞釀已久的對華貿易戰拉開帷幕。隨后,我國商務部宣布,擬對從美國進口部分產品加征15%的關稅,其中美國葡萄酒出現在了第一批產品名單中。
根據2017年海關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瓶裝葡萄酒總量為963萬升,進口額為7559萬美元,遠落后于法國、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在瓶裝葡萄酒來源國中排行第六。而在進口散裝葡萄酒來源國中,美國所占份額也不多,進口金額僅為206萬美元,數量109萬升。業界分析,在此情況下,美國進口葡萄酒被加征15%的關稅,意味著其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加大,或錯過中國葡萄酒市場飛速發展的紅利期。
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葡萄酒總監呂楊表示,美國葡萄酒目前在中國市場所占的比例不高,此次關稅加征對于國內葡萄酒市場格局影響不大。“不過這無疑將對美國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價格較為便宜的低端葡萄酒,15%的關稅將使其徹底失去價格優勢。”他說。
“對美國(葡萄)酒自身而言,貿易戰有可能會導致其失去一個比較好的發展階段。假設持續時間較長的話,那么美國酒可能會從進口額的第六名開始滑落,甚至還要往下降很多。”美國馬克斯威酒莊(深圳)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張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過他補充說,中止減稅的確會造成成本的上升,但中國進口葡萄酒的利潤空間有比較大的彈性,從進口商到終端零售,目前來看還有空間消化這部分溢價。對純貿易的進口商來說,其成本和毛利空間減少,確實會帶來打擊;但對于品牌商來說則不至于傷筋動骨。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行業研究院專業委員會于3月29日發布的中國第一部酒類流通白皮書指出,過去5年,中國市場是進口葡萄酒的“秀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從2013到2017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由3.77億升增長到7.46億升,五年翻了一番。與此同時,國產葡萄酒在與進口葡萄酒之間的對壘中暫時處于下風,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葡萄酒產量達100.1萬千升,比2016年減少13.6萬千升,同比下滑5.3%,這是繼2013年以來連續五年產量下滑。
根據IWSR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進口葡萄酒主要來自法國,百分比高達35%。緊隨其后的有澳大利亞(17%)、西班牙(15.5%)、智利(12%)及意大利(4.2%),其中澳大利亞及智利近年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撤銷葡萄酒關稅,令兩國葡萄酒進口量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