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白酒業的并購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洋河兩年前已低調以300萬并購湖北梨花村小試牛刀,而五糧液也先后并購了區域白酒品牌永不分梨和五谷春。然而,隨著這輪行業調整的深入,并購方的心態已發生微妙變化。
3月份,沱牌集團因無人摘牌而終止掛牌,隨后景芝集團掛牌未到期便被當地政府暫時叫停。對于沱牌集團的流拍,朱國洋估計應該與掛牌價較高有關。“估值的高低與接盤人有關,無非是誰看到它的價值所在。”
由此不難看出,投資者的心態比以前更加謹慎。幾年前并購安徽高爐家后,盈信集團去年又成立了并購基金,但其董事長林勁峰卻遲遲不肯出手。“主要是標的不好找。”林勁峰對南都記者表示,投資者與酒廠最大的分歧是價格。“白酒業行情還在下滑,未來行業的前景還不太明確,買家出價不會太高;但另一方面,如果價格估值太低,酒企也不愿意賣。”海通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聞宏偉也表示,“很多企業創始人把酒廠當成自己的孩子,賣得再貴都覺得是合理的。何況,白酒上市公司相對稀缺,殼資源有一定的溢價,而且最近A股流動性有所好轉,估值較高。”
但聞宏偉指出,對一些想被收購的企業,現在面臨著基酒價值重估的問題。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對外合作部部長劉國強也坦承,這方面五糧液前期跟一些企業接觸中也有分歧。“資產評估有固定方法,按估值法要考慮取得的原始成本、時間成本等,但現在有些酒廠的酒生產出來但很久都賣不掉,就市場行情而言,它的估值就不應該那么高。”
據悉,在過去的兩宗并購中,五糧液規避了此問題。劉國強透露,五糧液并未將被并購企業的基酒評估進資產里,而是由原企業自行處理。“無論是永不分梨還是五谷春,五糧液并購的目的是基酒輸出,所有的基酒除并購后生產的以外,全部由五糧液提供。”
不過,對于何種并購對象可獲得估值溢價,海通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聞宏偉認為,以后一定要以市場占有率為指標。“如區域性白酒品牌在該區域內已達到高市占率水平,則應獲得更高的溢價;另外在細分價位市場,市占率越高越好。”
整合的后續融合最困難
除估值分歧外,并購后能否實現“1+1=2或大于2”的效應,也是令投資企業更加謹慎的原因之一。在糖酒會的媒體見面會上,董兵透露,2014年金沙酒業銷售額23 .4億元,被湖北宜化收購后,宜化集團對金沙總投資超25億,將金沙的產能提升到1.9萬噸,老酒儲備3萬噸。
十幾年前,A股上市藥企天士力并購了國臺酒。雖然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新并未透露國臺酒現在的業績,但其透露,過去16年他們建了兩個廠,總投資30億。“我們推動中國白酒由傳統的食品釀造產業上升到現代生物產業,由粗放、重體力的資源浪費的傳統工業上升為新興工業,而且我們是先建廠后做市場的。”
相對于金沙和國臺被重金改造,五糧液并購看似順利一些。據劉國強透露,永不分梨2014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為1.2億和1233萬元,而2013年僅503萬元和虧損164萬元。五谷春2014年8-12月的營收從2013年同期的1.13億元上升至1.8億元,利潤從41萬元上漲至1838萬元。不過在這份成績單背后,劉國強透露,五糧液也有很多經驗教訓。“并購后雖然各股東目標一致,但最大的難點在于各股東方理念的融合。”
第二個難題則是團隊的融合。在劉國強看來,前兩宗并購中,五糧液只派駐了三個人,董事長、財務總監、技術總監。“三個人可保證經營方向、資產安全和品質安全。”但劉國強指出,并購以后的企業仍有大量原有的經營團隊,雙方在理念、模式和運作手段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會有沖突。有的股東方認為,既然被并購了,那么和五糧液就像一家人,五糧液就可以隨便用。
而金沙酒業董事長董兵則向南都記者坦承,整合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在于文化的融合。“比如被并購的企業原老板離職后,創造另外一個品牌,并自稱是正宗的,這不就是矛盾了?”董兵稱。
符合五糧液并購標準的不到100家
并購潮已無限逼近白酒行業。2009年并購高爐家的盈信集團,去年低調成立了一個并購基金,估計募資規模在60億- 80億,擬用于并購安徽的白酒企業。而在3月份剛剛成立白酒并購基金的浮來春集團也宣布競購當時正在掛牌征集意向受讓方的山東景芝集團。
“白酒并購基金只是個形式,最重要是大家做好準備,看準節奏起跳。”朱國洋對南都記者稱。
“2014年行業的擠壓尚未充分,并購的帷幕僅剛拉開。”在中信證券的執行總經理、投資銀行消費行業負責人耿欣看來,2015-2016年行業整合的大潮才會到來。“行業增速放緩下真正有實力的酒企將通過并購來尋找新的增長點,另外白酒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加速。”
不過在資深白酒營銷人、行意互動商業管理機構董事長晉育峰指出,目前全國白酒企業只有8800多張生產許可證,而銷售規模在2000萬元以上的2013年僅1214家。白酒并購不會進入戰國時代。
之前,五糧液并購的兩家企業屬于規模體量很小的區域品牌,劉國強透露,投資并購管理一個幾億和十億以上企業的難度、精力、人力、物力是差不多的,為此,他們正積極準備推進全國布局。“以后選擇并購企業的條件、要求肯定跟以前不一樣。”劉國強向南都記者稱,除要看對方是否符合五糧液“基酒輸出、資源整合互補”的策略,對不同的企業還會采用不同標準。不過,據劉國強透露,在白酒行業8800多張生產許可證中,符合五糧液并購標準的不到100家。
不過,7年前率先啟動并購的湖北宜化,對金沙酒業提出了一個新要求。據董兵透露,金沙酒業下一步可能和湖北宜化整體上市。“已向湖北省委作了匯報,金沙酒業如能進入上市公司,以后發展會越來越好。”董兵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