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釀酒行業依舊是備受關注的熱門,相對于最近整體回暖的白酒,啤酒行業的感覺有點苦澀。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啤酒行業已經連續3年年產量同比下降。那么,啤酒行業會不會步可樂、方便面銷量連續多年下滑的后塵呢?
3月21日晚間,青島啤酒發布公告,預計2016年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5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39%, 降幅原因為所得稅補繳事項,以及2016年市場形勢嚴峻而導致公司經營利潤下降等因素。
根據青島市稅務機關最近通知的要求,公司將補繳以前年度執行所得稅優惠稅率差異稅款約3.39億元人民幣。按照相關會計處理,公司需要調減2016年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39億元。
同時, 在3月18日的中國國際酒業論壇上,華潤啤酒首席執行官侯孝海稱,啤酒行業目前呈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啤酒企業壓力很大。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去年,中國啤酒業產量4506.4萬千升,同比下降4.4%,連續第3年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啤酒行業正發生四大變化。
第一大變化是,中國啤酒業面臨低增長甚至負增長。
第二是啤酒業的品牌價值化凸顯。在國際市場,中國啤酒品牌和世界品牌如百威英博相比,不論市場份額還是影響力,還有不小的差距。
第三是產品高檔化速度越來越快。
第四是生產集中化。中國啤酒企業基本上都是通過并購擴大勢力范圍,但在消費者需要更多有特色、口味更豐富的產品面前,以前許多靠并購得來的工廠現在變成了劣勢。
此外,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中高端餐飲消費不振和異常的氣候都對啤酒銷售產生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