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申遺”的重新邁步
盡管茅五瀘等企業在積極推動,但由于缺乏上層的支持,至今未能達成。
“申遺”需要共同力量的努力。法國勃艮第葡萄酒產區的氣候(Climats)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法國相關部門表示,申遺成功是地方政府、國家機關、科學委員會、葡萄酒行業、企業和贊助人以及組成申遺委員會一共64000位從業人員集體努力的結果。
中國白酒作為精神、文化和物質的嗜好性產品,是交際、禮儀消費中最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產品,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華民族文化與中國酒這樣息息相關、水乳交融。舉凡綱常禮儀、詩詞歌賦、懷鄉情懷等,都與中國酒形成了有趣的酒禮和酒俗。同時中國人自古都提倡文明飲酒的高雅飲酒風尚,飲酒之時,品味藝術,陶冶情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式文化。
在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看來,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工藝最復雜的蒸餾白酒,是對人的感官沖擊最豐富的蒸餾酒。中國人釀酒遵循“天人合一”與“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這也是中國哲學對萬物關系的理解和對理想境界的構思。而歷史多次證明,中國哲學已經成為解決當今世界緊張問題的最佳良藥,世界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近代以來,我們國家的陶瓷和絲綢制造技術先后被國際其他國家超越,而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仍屬于我國獨有的知識產權,是可以肩負中國民族產業的最重要符號。
隨著現代化工業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傳統的釀酒技藝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目前,我國從事傳統釀酒工作的釀酒工平均年齡超過48歲,并且每年釀酒工人呈負增長,如不加以特別重視和保護,長此以往,中華古老的釀酒技藝傳承將岌岌可危,世界最早的發酵和蒸餾釀酒技術將逐漸遺失殆盡,最終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釀酒文化的消失對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是慘痛的損失。
在這些酒屆全國人大代表看來,中國白酒釀造是一門涉及廣泛的綜合技藝,完全可以集中表達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科技、傳統習俗等多方面的內容。
“中國白酒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能夠從技藝到記憶,從內部到外部,從國家到世界,推動中國文化在全世界范圍的傳播和繼承。”他們表示。
除了更好地傳承傳統白酒工藝,白酒釀造技藝申遺對于白酒國際化發展至關重要,應盡早排上日程推進實施,有力于促進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