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之后,白酒業顯現出回暖態勢:一些酒企的銷售額上漲、酒價回升。這是否意味著白酒業已觸底反彈?未來,高端品牌的集中度是否將進一步提升?針對這些問題,在昨日(3月25日)完美收官的2015中國白酒創新發展合作論壇上,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給出了他的理解。
在季克良看來,目前,白酒行業內產銷依然不平衡,仍會繼續調整。“目前產量還沒有調整到位,還在小幅增長,未來產量應該實現負增長。”行業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白酒的產量為1250萬千升,銷售收入為5200多億元,但利潤僅為690億元。
此外,季克良對今后酒企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對于各企業來講,還會有變化,有的(企業)可能會(實現)上升,有的可能繼續下行。”
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黃魏認為,去年,白酒行業維持5%以上增幅,銷售規模在5000多億元,“但是很多非龍頭企業負增長非常明顯;消費者結構升級,強勢品牌侵蝕非強勢品牌的區域,這個趨勢已經得到明顯驗證。”
在此背景下,未來中小白酒品牌生存空間是否會被高端品牌更大程度上侵蝕?季克良對此表示,今后不論是高、中端品牌市場,還是低端白酒品牌市場,都會向技術力量強、工藝出色、創新能力強、質量保證體系好的企業集中。
對于今后白酒行業的發展趨勢,季克良此前就曾表示,本輪調整擠掉了大量泡沫,使一度“虛高”、“發燒”的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同時還倒逼白酒企業從工藝、技術、品質、營銷方式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