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前后,一瓶1982年的大拉菲在國內最高能賣到8萬元-10萬元,F在,同樣一瓶1982年法國大拉菲,只需要4.5萬元。如果你可以等上一兩個月,通過一些法國葡萄酒的經銷商還能拿到更低價格,價格還能再便宜。是什么讓這些高高在上的名酒逐漸回歸了公道的價格?
“給我開一瓶1982年的拉菲。”這是周潤發在電影里的一句臺詞,影響了很多中國人對名酒的判斷標準。
1982年是公認的好年份,那一年所有的法國紅酒都能賣出高價,尤以拉菲為甚。著名美國酒評家Parker(羅伯特·帕克,在葡萄酒界影響力非常大,甚至可以影響到葡萄酒的價格)給1982年拉菲打出了100分滿分的評價,也就是完美的名酒。
在2011年前后,一瓶1982年的大拉菲在國內最高能賣到8萬元-10萬元。現在,同樣一瓶1982年法國大拉菲,只需要4.5萬元。如果你可以等上一兩個月,通過一些法國葡萄酒的經銷商還能拿到更低價格,價格還能再便宜。是什么讓這些高高在上的名酒逐漸回歸了公道的價格?
中國最大的紅酒進口商ASC有一份報告直言,始于2008-2009年,由政府采購驅動的進口頂級酒泡沫市場已經消退了,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會再卷土重來。這是由于中國政府于2012年4月開始推行的節儉和反腐政策導致。這些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嚴格力度約束公款宴請和送禮,隨著上述現象有效地逐漸得到遏制,進口葡萄酒也受到了沖擊。
高端紅酒價格大跌
要說高端紅酒在中國的標志性事件,不是周潤發電影里的臺詞,而是2008年產的拉斐。當年,或許是為了討好中國土豪,包裝上印上了一個紅燦燦的8。不過,依靠人傻錢多的中國市場支撐的高價格終究不能持續。
牛市終有散場,2010年成為拉菲價格的頂點,從2011年中期開始,拉菲價格驟然降溫。只過了幾個月,市場便出現大量拋售的拉菲紅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港商將大量囤貨不計成本投向市場。相對于飲用的市場,拉斐還多了許多金融屬性。加上反腐、打擊公款吃喝的高壓,高價的拉斐熱度下降。去年7月,2009年份拉菲(12×750ml)僅售5600英鎊/箱,而其最高售價曾高達1.4萬英鎊,降幅達到60%。
姜丹在北京朝陽區女人街附近經營一家葡萄酒專營店,主要的生意是使館區的一些紅酒供應。姜丹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幾年,他看著身邊有不少人殺進高端紅酒的炒作,基本上鮮有掙錢。以評分比較高的2008年大拉斐為例,當時有人想屯酒掙錢,成本價都在2.5萬元左右,現在1.5萬元的價格問的人都少。
當然,因為銷量的下降,老牌高價紅酒產區的數據下降很明顯。從中國海關2014年11月進口葡萄酒統計清單上來看,進口葡萄酒總價值(總量乘以價格)年度同比減少了2%,不過總量上年度同比卻增長1%。法國進口葡萄酒受到了嚴重影響,總量下降了5%,少于1400萬箱。意大利葡萄酒進口量也有明顯下滑,總量減少了10%。事實上,2014年前8個月,進口葡萄酒整體市場出現了8年來的首次下跌。ASC的研究報告認為,這說明政府的節儉和反腐政策影響了相關部門以及進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