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糖酒會,都是酒水行業,包括葡萄酒在內的最大的盛會之一,也是我們觀察和思考行業發展的窗口。作為葡萄酒行業內的一名從業者,從酒店展到今天西博城國際展覽中心第一天的盛況,筆者用五個詞概括今年的觀察思考:碎片、聚焦、創新、數據化改造、知識產權。
1、碎片
碎片化是近幾年進口葡萄酒行業呈現的現實狀態,產品、渠道、運作模式等呈現非常碎片的狀態,行業內沒有出現絕對的王者。
廠家無論大小,都是多元化的產品在不同區域、不同渠道、不同消費群體進行競爭,所以,在國內的市場上,有很多區域小型進口商生存的很好,因為分散的消費群體足以支撐這類企業的發展。
筆者認為中國進口葡萄酒碎片化的生態應該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在近5年內,行業會加速洗牌,行業的集中度會不斷提升,真正具有品牌知名度和銷售規模的“噸位企業”一定會出現。
在碎片化的狀態下,這次春糖兩個明顯變化,其一是澳洲酒的崛起,其二是其它國家參展商數量的增加及法國酒商的減少。用崛起來表達澳洲酒參展商數量的增加及OEM定制的提供。
在凱賓斯基及香格里拉酒店展中,筆者發現多了很多澳洲酒的參展商,在交流過程中,有多家是第一次參加展會。他們都表示在澳洲有自己的酒廠或酒莊,除了自有的品牌酒以外,愿意合作提供OEM產品的定制。
這些廠家或者酒莊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背后的中國老板或中國資本,也就是很多移民澳洲的中國人在澳洲進行投資的項目,今年開始在國內招商。
這類型的企業能否真正做大?還需要觀察。但這些企業背后的中國資源對于中國市場、消費環境的理解和傳統的外國企業是不同的,他們更了解中國的酒水商業原生態,加之這兩年澳洲酒增量趨勢明顯、進口關稅在持續下降。
筆者認為,從進口酒在中國市場的基本面判斷,介入澳洲酒的時機已經成熟,未來的3年的時間,澳洲酒應該會呈現井噴式的發展。
除了澳洲酒的崛起外,智利、西班牙、阿根廷、意大利及美國的參照商也增加了很多,這個跟法國酒展商數量的減少形成了鮮明對比。
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是市場發展和市場進化的必然結果,雖然法國酒具有天然的國家優勢及在中國消費者心智認知中的高占位,但是近些年,法國酒在中國的競爭是非常充分、非常激烈的,加之匯率、自然災害對于產品價格的影響,都是法國酒在中國的運作充滿挑戰。能夠做出自身特色的產品及品牌才能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2、聚焦
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在核心的產品上,是這次筆者春糖觀察的又一直觀感受。相比去年,很多參展商的產品展示都是大而全,帶著非常多元的產品來參展,今年很多廠家或者酒莊只帶了自身今年主推或主打的產品,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表明越來越多的廠家或者商家,將資源聚焦在了自身的優勢上,或者說,通過聚焦資源打造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近幾年,進口酒發展勢頭非常良好,但是同質化也非常嚴重,更多的企業考慮追求短期收益、掙快錢,造成了行業競爭的無序,也降低了行業的盈利能力。今年春糖在產品上的聚焦,說明越來越多的廠家或酒莊在思考如何持續有效的參與到中國葡萄酒競爭中來,如何打造有特色的“小而美”的品牌或者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