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業普遍回暖的大流中,沱牌舍得2016年銷量卻逆勢下滑,盡管銷量下滑,公司盈利又大幅增長。公司經營狀況究竟如何?今日上交所向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從酒類經營情況、預收款項情況、毛利率情況、季度經營情況、銷售費用情況及醫藥經營情況五個方面展開行業問詢。
這是沱牌舍得“混改”之后的首份年報。2016年,天洋控股通過國有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取得公司控股股東沱牌舍得集團70%股權,間接控股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自然人周政。彼時,天洋控股承諾“2018年沱牌舍得集團銷售收入力爭實現50億元,稅收10億元,2020年沱牌舍得集團銷售收入力爭實現100億元,稅收20億元。”如此豪壯的業績承諾重擔落到了上市公司頭上——上市公司的收入占沱牌舍得集團總收入逾六成。
簡單對比可見,天洋入主不到一年,沱牌舍得的業績就出現顯著增長。2015年公司營收、凈利分別為11.56億、712.81萬,2016年則分別實現26.42%及1025.11%增長。如此業績增長是否切實系改善經營管理所致,是否符合行業實際情況?
監管層首先注意到公司“減銷”與“增收”之異常情況。據年報披露,沱牌舍得酒類產品營業收入12.37億元,同比增長28.65%,同時公司披露酒類產品生產量、銷量分別下降9.12%、17.53%。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產品檔次的具體劃分標準及主要代表品牌,結合產品結構變化情況分析公司經營策略,并結合公司經營策略、行業發展和趨勢、行業競爭格局等說明公司酒類產品銷量下滑但收入大幅增長的具體原因,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其次,對于業績“蓄水池”預收款項,上交所也提出疑問。截至去年末,沱牌舍得預收款1.98億元,同比下降39.54%,而2015年公司預收款項3.28億元,同比增長149.24%。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預收賬款大幅波動的具體原因,并補充披露預收款項的會計確認政策、賬齡結構、預收賬款金額前五名的合計金額及比例。
再次,公司毛利率與銷售費用亦存在異常情況。據年報披露,公司2016年毛利率64.6%,較上年增加13.39個百分點。中高檔酒、低檔酒毛利率分別為71.66%、27.77%,分別增加11.63、4.02個百分點。而據公司年報披露,2016年公司銷售費用達3.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38%。“銷售費用大幅提升,公司毛利率還在增加?”有熟悉酒業的人士提出質疑。
對上述問題,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毛利率大幅增長的原因,采購成本、銷售價格與上年同期及主要競爭對手的差異。以及披露公司季度經營中營業成本變動、銷售費用項目變化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