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李華教授來蓬萊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交流會上李華表示,蓬萊產區的白葡萄品種近幾年表現不錯,建議適當加大白葡萄品種的種植比例。
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工作人員表示,全市近七成的葡萄酒種植基地在蓬萊,為迎合市場需求,應對產區同質化嚴重問題,煙臺將加大白葡萄種植面積。
吃海鮮配白葡萄酒,口感更清新
近兩年,國內葡萄酒行業低迷,“特別是2013年,國內葡萄酒行業迎來寒冬,所有葡萄酒企業業績下滑。”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表示,除了宏觀經濟減速外,進口酒沖擊也有很大因素,高端產品銷售明顯下降。面對困局,不少企業把目光轉向了年輕消費群體,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成為發展方向。
“以前葡萄酒市場上干紅為主,而現在看來有向干白轉變的趨勢。”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企業科科長沈國全分析,如今不少酒企都將目光轉向年輕消費群體,而這部分群體對單寧厚重、口感酸澀的干紅并不是十分喜愛,他們更青睞口感清新、果香濃郁的白葡萄酒。
此外,煙臺作為沿海城市,海鮮是人們餐桌上的?,吃海鮮喝白葡萄酒,可以掩蓋海鮮的腥味,使口感清新,夏天冰到8℃左右,喝起來更讓人感覺清涼爽口。
近日,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李華教授來蓬萊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交流會上,李華也指出,在膠東沿海地帶的配餐方面,白葡萄酒更具優勢。
蓬萊產區白葡萄面積增至35%左右
“國內主要葡萄酒產區,多是以紅葡萄品種為主,有的產區紅葡萄面積占近9成,而且各產區同質化現象嚴重。”沈國全告訴記者,以前市場上干紅占主流,因此在種植上也是以紅葡萄為主。
“以前白葡萄也就10%多點,現在已經達到35%左右了。”沈國全說,煙臺近七成的葡萄酒種植基地在蓬萊,近幾年,蓬萊產區一直著手改變原有的格局,逐步加大白葡萄的種植比例,接下來還將繼續引導大酒企種植白葡萄,改變原來以紅葡萄占絕大份額的局面。
“蓬萊產區的白(葡萄)品種近幾年表現不錯,建議適當加大白(葡萄)品種比例。”李華說,在品種結構上,建議“輕中間、重兩頭”,重視晚熟品種和早熟品種,以避開蓬萊產區雨熱同季的問題,“小芒森甜白表現令人驚喜,具有蓬萊產區代表性,酸度、糖度自然協調。”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煙臺產區種植的白葡萄品種有霞多麗、雷司令、貴人香、小白玫瑰、維歐尼、小芒森等,霞多麗種植面積較大。目前,相關部門也正在引進和嘗試一些新品種。
白葡萄酒不僅口感清新,價格也便宜
是什么原因導致年輕消費群體更喜歡喝白葡萄酒?沈國全分析,干紅在釀造過程中是帶著葡萄皮一起發酵,因此葡萄酒中單寧較多,品嘗起來有酸、澀感。而白葡萄酒在釀造中是去皮釀造的,酒中單寧含量少,喝起來口感更清新,果香更濃郁。
“一瓶紅葡萄酒80元,同樣等級的白葡萄酒也就50元左右。”沈國全介紹,白葡萄酒不用像紅葡萄酒那樣在橡木桶中陳釀,工藝上也比紅葡萄酒簡單,因此同樣等級的白葡萄酒價格會比紅葡萄酒便宜些,“現在不少酒企研發的新酒,像適合年輕人的起泡酒都是用白葡萄釀造的。”
“現在不少企業都在開發白葡萄酒,像瑞楓奧塞斯、長城的霞多麗都獲得了獎項。”沈國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