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暨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新常態”下變革中的持續創新力使得“調整、改革、轉型”依然成為白酒業新常態下的一個主旋律。
茅臺加快供給側改革 力推消費轉型升級
基于以茅臺酒為代表的中國酒業作為民族傳統產業以及特殊的社會地位的優勢,其發展形勢與宏觀經濟保持著緊密的同步性,它的轉型突破,同樣要依賴于創新新動力的開啟。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改革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突破口。“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也被寫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成為“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等眾多新動能的重中之重。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茅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袁仁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茅臺2016年將全面發力供給側改革,深挖海內外市場潛力。根據茅臺集團此前規劃,要進一步推動茅臺酒產品、品牌國際化,進一步推動茅臺酒文化、市場國際化。“十三五”供給側開局之年,海外市場要力爭實現年均增長率15%以上。到2020年,茅臺酒海外銷量要占茅臺酒總銷量的10%以上,消費群體要力爭從華人市場為主轉向西方主流市場為主的群體結構。
其中,針對1.09億人的中產階級推進消費轉型,創新產品滿足大眾消費、商務消費、家庭消費和休閑消費。開發了200多個具有茅臺特色的紀念酒、收藏酒、文化酒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需求。
目前,茅臺酒海外市場直接發貨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63個,茅臺酒海外銷售區域覆蓋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州五大洲的有稅市場及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海外市場的銷售網絡布局日趨完善。
“十三五”供給側改革推動茅臺酒企價值回歸
“兩會”期間,“供給側改革”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談論的“熱詞”。茅臺集團也順應供給側改革要求,計劃在“十三五”末成為(資產總額)千億級企業的戰略目標。其中酒業收入占65-70%,非酒類業務收入占30-35%,在集團內培育2-3個上市公司,形成產融結合、雙輪驅動、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企業。
未來五年精準“中國國酒”、“世界第一蒸餾酒”兩大品牌定位和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的集團定位。打造以酒業為中心、一體化、關聯多元化、金融投資等四大板塊建設。打造集團化管控能力、品牌化建設能力、市場化深耕能力、資本化運作能力、國際化推進能力的五大能力。形成深化發展的治理機制、環境生態的建設機制、嚴格精密的制度機制、持續不斷的創新機制、自我超越的成長機制、多元組合的激勵機制等六大機制。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茅臺集團將采取包括酒業渠道整合重塑;多品牌規劃;母合體系建設;全方位市場深化;管理優化與提升;新業務突破;資產及并購等七大戰略舉措,以確保“十三五”完成千億企業的戰略目標。
同時,未來五年,茅臺集團十三五規劃還將遵循“堅持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協調”、“戰略性與操作性結合”的主要原則,依托規模和品牌、管理優勢,成為中國酒業的十三五標桿企業。
順應供給側改革需求,創新產品滿足各大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此前貴州茅臺名酒企就已扎根于互聯網領域并以其扁平化、符合大眾消費的多樣性選擇、低價、更高的消費渠道優勢體驗形式,解決了消費者痛點。
記者從1月21日貴州茅臺集團公司2016年度工作會上獲悉,2015年,茅臺白酒銷量同比增長3.59%,實現銷售收入(含稅)同比增長2.9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8%,凈利潤同比增長1.21%。
事實上,從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后,該計劃就已迅速成為了鏈接一切和生態再造的橋梁和催化劑,而在這一生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茅臺酒企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地演繹著互聯網思維和電商傳奇。
茅臺集團作為供給側的典型代表,始終以九個營銷為核心,集中精神抓市場,不斷豐富營銷方式,深化個性營銷,同時整合線上線下電子商務、自營店、經營商等資源。并逐步吸納各級優質酒商加入茅臺營銷網絡,構建智慧營銷模式,打造茅臺云商平臺,目前,一期云商平臺已完成經銷商APP消費者APP系統開發,探索與“滴滴出行”、“多彩貴州”等單位戰略合作,規范KA賣場,把控終端渠道,成立KA工作組與部分大型連鎖商超,地方優勢商超、電商等機構初步建立協調,溝通機制,探索制定供應商制,渠道規范成效初顯。
擁抱互聯網+、大數據的未來在于“定制”和“共享”,茅臺酒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技術,以及線下渠道資源,打造云商+互聯網平臺,打造一個集合集團和各子公司資源,集合物流公司、經銷商(專賣店)、營銷人員、顧客,整合線上下下渠道,加強茅臺云商平臺建設,實現銷售渠道扁平化,增加消費著與茅臺、商家、包括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利用“三微一端”,實現“一鍵購物”。
茅臺因時而變、緊跟時代、適應市場而做出的一系列策略調整,一是放眼全球,文化攻堅;二是利用互聯網+白酒,積極發展粉絲經濟、推進社會化營銷,創新O2O營銷模式,完善茅臺一站式、一體式營銷模式。
首先是白酒消費人群和消費形態將會發生明顯變化,80后、90后逐步成為消費主力均,對白酒的品類忠誠度明顯降低,健康意識增強。而茅臺龐大的消費群體,迫切需要有一個專門、專業的粉絲活動平臺,旨在穩定現有的50、60、70后的老粉絲,發展80、90后的新粉絲,讓他們都有機會參與到茅臺的品牌價值共建中,從喝茅臺變成只喝茅臺的金牌粉絲。
其次,銳意創新,著力發展新的動能,了解世界酒類前沿發展的動態,培育自主的子品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鞏固和提升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地位;消費者購買白酒的時候,選擇越來越向少數“頭部”品牌,隨著消費著經濟條件不斷提升,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演進,大眾消費者對品牌和品質的需求不斷提升,越是市場知名度高,品牌名譽度領先,注重品質和品味的品牌,越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再次,打造茅臺品牌世界新形象,在加強自主創新,保護資源、環境,加強轉型升級,提升國有資本在主副業中的配置效應,細分受眾層次,聚焦、做精主業。到2020年,經濟相對落后的縣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將接近于當下重點城市的人均水平,消費能力越來越高,未來,縣級城市對于白酒來說是一塊需要好好開發的大蛋糕,是白酒企業要精耕深耕的市場。
最后,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主的營銷創新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改變了白酒行業生態流通的方式。
種種跡象表明,“十三五”供給側改革推動了茅臺酒企價值回歸,同時,貴州茅臺的創新轉變加速了國際化戰略的快速實施。而國際市場的打通,將為茅臺插上另一支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