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被困深巷
中國新疆、法國波爾多和美國加州并稱為世界三大釀酒葡萄黃金產區,敿{斯縣、呼圖壁縣、阜康市、石河子市、鄯善縣、和碩縣、焉耆回族自治縣以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部分縣市,正位于這一釀酒葡萄產區上。
而天山北麓葡萄產區則具有打造世界級產區與形成核心競爭力的諸多優勢和條件。目前,擁有悠久葡萄種植歷史的昌吉州共有釀酒葡萄基地16.6萬畝,釀酒葡萄加工企業7家,酒莊酒堡7家,釀酒葡萄總加工能力13.85萬噸。釀酒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然而,擁有如此優厚的自然條件,昌吉州乃至新疆至今沒有一個能在世界上叫得響的葡萄酒品牌。
“大部分葡萄酒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很多企業是給國內知名廠商提供附加值不高的葡萄原汁,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剛剛當選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產業協會首任會長的新疆亞中集團董事局主席唐德明表示,新疆的葡萄美酒亟待通過整合各種資源,集中多種優勢,謀求創新發展之路。
此外,新疆葡萄酒行業整體化水平較低,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導致新疆葡萄酒產業不能形成合力,無法與內地知名葡萄酒企業競爭,與新疆“葡萄之鄉”的地位極為不相稱。
抱成團多元化發展
從2004年開始,唐德明就將公司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職務交給了年輕人,自己只擔任董事局主席一職,來到呼圖壁縣在荒灘上建設一個10萬畝的生態有機葡萄酒產業園。十年來,園區內種植了赤霞珠、梅露輒等七種葡萄。
一直以來,唐德明都希望通過采用“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與農民聯合組成專業合作社,再引進多家葡萄酒酒莊,共同打造一個集釀酒葡萄繁育、種植、葡萄酒加工釀造、葡萄酒主題文化旅游等全產業鏈經營的生態有機葡萄酒產業園區。
去年開始,唐德明就開始運作通過成立協會,聯合天山北麓葡萄產區的企業抱團發展,打統一的品牌,“用‘組合拳’的方式打響我們的品牌,讓大家都能在我們的品牌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唐德明說。
“今后,協會將全力建設產學研對接、會員服務、產業合作與產區推廣四大平臺,努力創立協會品牌。”唐德明表示,協會將按照葡萄酒產業發展的規劃分步實施,集中會員智力優勢,創新產融混營模式,借力電商平臺,實現打響“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產區”品牌的宏偉藍圖。
唐德明說,協會還將主動融入移動互聯時代,布局線上線下的營銷格局,采取電商O2O營銷模式,借力微信平臺與網絡技術工具,實現協會與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打造中國葡萄酒城
葡萄酒行業有句老話:七分葡萄,三分釀造。一瓶葡萄酒品質的關鍵因素主要在于葡萄的品質。而生長環境的氣候、當年天氣狀況以及葡萄園的土壤情況對于生產出優質的葡萄至關重要。
作為中國葡萄酒的故鄉,昌吉州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已經占全疆的35%以上,葡萄酒生產加工能力占全疆的46%。近年來,昌吉州一直將葡萄酒產業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增值、地方增稅的優勢產業,致力于打造品種優化、效益提升、管理規范的現代產業體系。
昌吉州副州長金一鑫說,昌吉州已經提出了大力發展釀酒葡萄產業的戰略構想,目前在中信國安酒業、大唐西域酒莊、歐博達酒業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州釀酒葡萄產業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去年,昌吉州還在全疆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意見》,計劃每年安排5000萬元推動葡萄酒產業發展,同時還在用地保障、金融支持、技術支撐、中介服務和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
“我們堅持把發展釀酒葡萄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力爭將我州建設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釀酒葡萄產區之一。”金一鑫表示,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產業協會的成立,對促進新疆天山北麓葡萄酒產業做大做強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可以帶動昌吉州葡萄酒產業步入制度化、規范化、集約化發展的快車道,將有助于昌吉州打造“中國葡萄酒城”。
實時資訊,酒業商機,盡在佳釀網微信公賬號(jianiang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