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1月中國葡萄酒進口量為85857千升,同比下降13.7%;進口金額4.545億美元,同比下降5%。再加上2018年下半年葡萄酒進口量下降,很多人擔心進口酒會否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整個產業鏈的崩盤!事實上,這種顧慮大可不必,進口酒雖然出現下滑,但支撐起發展的元素仍然堅挺,葡萄酒會有波動,但不會崩盤,“維穩”將是2019年葡萄酒行業的重頭戲!
1、五年間,產業規模擴充了一倍!
進口葡萄酒從2013年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整體呈現上升態勢。統計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量持續增長,共增長381347千升,增長了93.96%。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五年間,我們將產業規模擴充了一倍!
在這個高速發展期,產業規模急劇擴張,這得益于酒商群體的崛起、中國經濟形勢向好以及消費者的初級覺醒。之所以說是初級覺醒,是因為他更多是一種意識的覺醒,還沒有形成消費的習慣,隨機性較大。而現在葡萄酒的普及消費已經深入人心,葡萄酒逐漸成為城市餐桌上的“第二瓶酒”,這才是真正推動產業進步的根本原因。
談到這個,寧波添翼營銷策劃公司向斌總經理認為,進口酒產業擴容是整個社會形態和經濟形態發展的一種體現。資源匯聚能成“勢”,這種勢會反向促進行業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增長放緩會“愁眉苦臉”?聰明人從中發現機遇!
進口酒增長放緩,有著深層面的原因:
首先,近些年,進口酒在整體上處在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從產業內在發展來看,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以完善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其次,中國整個經濟形勢和消費市場的改變,近兩年出現的消費市場疲軟,不僅僅是在葡萄酒行業,在很多快消品產業中同樣面臨這樣問題。其后果就是導致很多進口酒商采用收縮性戰略,在進口量上會很謹慎。而匯率、貿易戰和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是影響他們采購的重要原因,也使得酒商不會采用激進的策略。
最后,近兩年,進口量猛增,但產品在渠道中的消化率不高,很多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進口量,不太敢囤貨,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會及時抽身或者壓縮進口以應對。
1月份的數據,更多是在2018年底做出的訂貨計劃,更多是2018年酒商運作思路的一種延續。進口酒增長放緩,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不能掩耳盜鈴,必須得承認現實。但是,這并非是說進口酒不能做了,相反,聰明人從中發現機遇!
深圳智德營銷策劃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認為,2019年進口酒發展的關鍵詞是“平穩”,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在中國整個消費市場來看,無論是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還是中國消費品發展的大趨勢,都是趨穩的,在平穩過渡中不斷調整的,市場需求也是在平穩中震動。具體到葡萄酒市場,是一種在平穩中調整向上的態勢,這是一個基本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