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發現多位業內人士發布產品斷貨消息,涵蓋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多個品種。
斷貨消息頻傳,2018年的春節酒水市場果真如此火爆嗎?記者就此進行一線調查,采訪了多位廠商人士,發現今年春節酒水市場呈現出7大新趨勢!
趨勢一: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集中消費趨勢減緩
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酒水市場日趨火爆本應是常態,但對于今年春節的酒類銷售,記者卻從業內人士處聽到了不一樣的觀點。某知名酒企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在她看來,今年春節的白酒消費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集中消費趨勢減緩;消費升級明顯,品牌化趨勢越來越強”的特點。
提到消費升級給白酒市場帶來的眾多變化時,她表示,有兩個現象十分明顯,首先是光瓶酒消費價格帶上升,十幾元的光瓶酒不再是主流,今年不少光瓶酒價格較高,但消費者仍愿意購買;其次是消費者舍得為自己花錢了,今年春節不少人購買整箱高端白酒只為自用。
趨勢二:消費升級作用于各價位帶,從縣級向鄉鎮擴散
消費升級是行業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據記者了解,消費升級浪潮已經席卷全國多地市場,在春節期間呈現出更廣闊和深入的趨勢:從價格上看,消費升級作用于白酒的各價位帶,有逐級上移現象;從地域上看,則呈現出從市中心向四周、從縣級向鄉鎮擴散的趨勢。
在河北市場上,營銷專家杜志國告訴記者,去年10-20元的白酒很暢銷,今年30-100元的產品更受歡迎。
在豫酒市場上,營銷職業經理人劉路對記者表示,消費者購買力提高,提升了整體消費層次,以工薪階層為例,白酒消費價格帶從以前的80-90元提升到現在的100-200元。
而在經濟更發達的沿海地區,溫州中源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士云表示,中低端價位光瓶酒等在溫州市場的銷量,與往年相比有所下滑。
據合肥久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觀察,近期市場上20-40元(出廠價)的中低端產品正從縣城向省會市場回流,他認為,這是消費升級后中低端產品出現消費斷檔。
以北京為例,有業內人士反映,從銷售地域上看,今年郊縣消費提升明顯,以前北京周邊郊區消費是弱項,但今年一反常態。
趨勢三:省級名酒次高端產品大幅提升
在極具代表性的徽酒市場上,消費升級也帶來中高端市場的火爆銷售現象。
李俊向記者表示,公司的高端、次高端產品較去年增長近20%,其中,全國性名酒銷量增長,呈現消費群體擴大、消費頻次增加的特點,他判斷名酒禮品市場將再次打開。
此外,省級名酒的次高端產品也出現強勁增長,形成地產酒強勢品牌消費熱潮。例如古井貢8年、16年,口子窖10年、20年,迎駕貢生態洞藏洞20等產品,近期都在安徽各級市場熱銷。
趨勢四:精美的中低檔產品受消費者青睞
中高端白酒市場節前表現出色,那么中低端白酒市場表現又如何?
“在河北市場,30-100元價位帶上近百分之六七十的產品都斷貨了。”杜志國對記者表示,河北酒水市場較去年漲幅上升20%-30%,其中,包裝精美的中低檔產品購買率提升明顯。從渠道上看,商超類的大型名煙名酒店容易出現斷貨情況。
趨勢五:高端啤酒易斷貨
在主流白酒市場之外,最先引起記者注意的其實是高端啤酒的斷貨消息。
“今年高端啤酒斷貨已成常態!至少有5家酒廠發布類似消息!”近日,著名啤酒營銷專家方剛發布了這樣的一則朋友圈后,某精釀啤酒品牌創始人留言稱旗下某產品也已在節前斷貨。
精釀啤酒、高端啤酒的斷貨除了印證消費升級趨勢不可阻擋之外,也說明了酒類多樣性消費正在上升,這也促使記者將目光投向了越來越重要的葡萄酒市場。
趨勢六:中高端葡萄酒供不應求
進口葡萄酒近幾年大幅增長,在這一重要的新興市場上,葡萄酒會有春節斷貨風險嗎?
有進口葡萄酒代理商向記者感嘆,自己制定的春節策略太保守,現在產品供不應求。
謝士云也向記者表示,在以紅酒和啤酒為主流的溫州酒類消費市場上,長城干紅葡萄酒崛起很快,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可能存在斷貨風險。
此外,某廣東酒業資深人士稱,這個春節,馬爹利名士和軒尼詩等洋酒品牌有短暫斷貨情況。
趨勢七:消費者品牌認知度形成,品牌產品更受歡迎
眾多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消費升級給春節市場帶來了重大變化,與此同時,他們還提到,伴隨著消費升級浪潮,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正在大幅提升,高端名酒的熱銷即是證明。
而在葡萄酒市場上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品牌產品變得更受歡迎。北京酒易酩莊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言志對記者表示,消費者對品牌產品認可度更高了,以前春節購買葡萄酒,很多人的需求是價格越低、越不透明,掃碼價或電商價越高越好,今年卻更注重品牌的價值感。
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現在有消費者主動上門詢問奔富品牌,而僅僅幾年前,不少消費者覺得“太貴,沒有聽說過”,此外,貼牌產品銷量下滑厲害,也成為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